目的:观察加味selleck抑制剂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复方精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6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intramedullary abscess痛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本试验研究病例共60例,均为2022年3月-2022年12月中医外科门诊患者及住院部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用软件SPSS 26.0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组在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精油按摩外用治疗,对照组在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的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用治疗进行对比。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测定、疼痛面积比较、疼痛缓解时间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数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数比较、皮肤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和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系统地评价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复方精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该60例患者外周静脉血,对患者血清中IL-6水平进行测定。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疼痛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此网站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皮肤病生存质量评分、血清IL-6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经过28天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33%)高于治疗组(93.3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视觉模拟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14天及治疗第28天,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4天,对照组VAS评分下降幅度稍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8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疼痛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计算,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疼痛面积百分比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14天及治疗第28天,疼痛面积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4天,对照组下降幅度稍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8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1)。6.情绪评分(HAMA)、睡眠评分(PSQI)和生活质量评分(DLQI)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两组患者三种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治疗组三种指标下降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血清IL-6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14天及治疗第28天,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复方精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在疼痛的心理治疗等方面疗效更为显著,不仅可以缩短PHN病程、缩小疼痛面积,缓解患者疼痛,更能够改善患者对PHN的情感反应和情感异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舒缓患者焦虑紧张的心情,对PHN起到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