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采集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临床症状学资料,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PFO患者症状学的核心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同时完善发泡点击此处实验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75例患者;2.对PFO组与非PFO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将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3.将PFO组的临床资料通过系统聚类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4.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PFO患者行封堵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寻找PFO封堵术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变规律。结果:1.纳入研究范围的病例共175例,其中PFO组130例,非PFO组45例,完成PFO封堵术的患者120例,对PFO组和非PFO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头晕、晕厥、头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是PFO的预测因子,绘制该模型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853(95%CI:0.785~0.922,P<0.001),最佳截断值为0.1Bioactive lipids63,灵敏度72.46%,特异度91.49%;2.对PFO组的症状学资料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显示,类间距为10时,可以将PFO患者分为四类,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清晰,且症状分布较为分散,与临床发泡试验结果相符合;3.120例手术患者在术后1、3、6月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头痛影响测定量表的得分较术前均有所下降。结论:1.通过回归模型建立了PFO的症状学预测因子:头晕、晕厥、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头痛。2.PFO患者根据症状学资料可以分为四种表型:第一种表型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第二种以合并症少,胸闷气短、心悸为主要表现;第三种以晕厥、耳鸣听力下降为AZD9291 IC50主要表现;第四种以情绪低落、脱发、月经不调为主要表现。3.PFO患者完善PFO封堵术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