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常见鱼类过敏原的鉴定及其致敏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我国常见鱼类的过敏原进行系统鉴定,并对主要过敏原致敏性进行对比研究,筛选代表性的鱼类过敏原,为组分解析诊断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针对26种常见鱼类(25种硬骨鱼类和1种软骨鱼类),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提取液,加热和不加热分别提取耐热性和非耐热性过敏原,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鉴定,免疫印迹方法对其与IgG抗体结合能力进行评估,将提取得到的蛋白进行液内酶解,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过敏原的相对含量;收集鱼类过敏患者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对鱼类过敏原进行鉴定及其IgE抗体结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鉴定得到IACS-10759纯度鱼类过敏原有biological feedback control小清蛋白、β-烯醇酶、醛缩酶、原肌球蛋白、胶原蛋白及肌酸激酶等多达11种过敏原,过敏原主要分布在10-15 kDa、20-25 kDa和37-50 kDa范围内,耐热性蛋白为小清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胶原蛋白,其中小清蛋白在97%的鱼类中被发现,且存在多个亚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对过敏原定量发现,在热提取和非热提取蛋白中,小清蛋白丰度最高,其次是原肌球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发现,小清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是主要IgE抗体结合蛋白,巴沙鱼、罗非鱼及鲈鱼肉中的过敏原与IgE抗体的结合能力较高。结论:鱼Ipatasertib采购类过敏原种类较多,鱼类过敏具有物种特异性,传统鳕鱼提取蛋白难以满足现有鱼类过敏诊断要求,而巴沙鱼、罗非鱼及鲈鱼的小清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是组分解析诊断的潜在诊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