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设坐位调膝法数据采集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拟定手法操作基本参数规范。方法 选择2021年9—1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就诊的36例单侧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Biometal chelation,分别接受坐位调膝法治疗。应用坐位调膝法数据采集平台分析3组坐位调膝法操作数据,同一患者重复操作该手法3次,导出并选择周期稳定的数据,分析手法的最大垂直力和不同阶段做功时间。结果 3组间内侧及外侧拇指最大垂直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侧拇指最大垂直力均大于外侧(P<0.05)。3组内外侧拇指最大垂直力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阶段手法做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第1阶段法做功时间均大于第2阶段(P<0.05)。PS-341生产商3组两阶段手法做功时间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指垂直力大小及操作时间为坐位调膝法主要特征参数;坐位IDN-6556浓度调膝法治疗单侧内翻型KOA时,主要发力点为内侧拇指;操作该手法时,第1阶段为手法主要做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