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研究甘肃省胃癌高发区——武威地区人群的吸烟状态、吸烟起始年龄、每日吸烟剂量、吸烟年限、吸烟包-年数和戒烟年限的详细情况,系统阐述吸烟与胃癌、癌前病变和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明确吸烟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高发区人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胃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武威自然人群队列横断面资料,选择队列中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非点击此处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和早期胃癌以及进展期胃癌同时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描述队列人群吸烟在普通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既往疾病史、家族史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中的分布特点。构建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细致地分析吸烟与胃癌、癌前病变及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吸烟状态在性别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年收入、BMI和血压以及蔬果时间、快食习惯、既往疾病史等方面的分布存在差异。男性、年龄<50岁、教育程度为高中学、已婚、非农、家庭年收入10000元以上、BMI>28、正常血压、蔬果时间在1-4个月、有快食习惯、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胆囊病吸烟的人群较多。2.吸烟起始年龄在性别、年龄、职业、血压、蔬果时间、既往胆囊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民族间每日吸烟剂量分布存在差异。吸烟年限的分布因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BMI、血压、蔬果时间、热食习惯、快食习惯、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Hp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吸烟包-年数在性别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年收入和BMI、血压、快食习惯、既往高血压以及糖尿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年龄、血压、蔬果时间、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人群戒烟年Bafilomycin A1分子量限均不相同。3.吸烟状态、每日吸烟剂量、吸烟年限、吸烟包-年数和戒烟年限与CNAG-GAC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25岁以后开始吸烟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18倍。4.吸烟与Correa级联反应中CAG-IM阶段存在相关性。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现在吸烟是CAG-IM阶段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起始年龄越小,IM的风险越大。从每日吸烟剂量来看,与从不吸烟者相比,每日吸烟<10支患IM的可能性增加,但未达到immediate postoperative统计学意义,而每日吸烟剂量在10-20支和>20支的IM风险分别是不吸烟者的1.443倍和1.496倍。吸烟年限越长,越容易发展为IM。吸烟包-年数在21-31之间的IM风险最大。戒烟年限的长短与IM无关。5.吸烟状态、吸烟起始年龄、每日吸烟剂量、吸烟年限、吸烟包-年数、戒烟年限与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武威地区吸烟状态的分布存在差异。吸烟者主要是男性、教育程度为高中学、已婚、家庭年收入>10000元、BMI>28、蔬果时间在1-4个月、有快食习惯、既往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胆囊病和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2.吸烟起始年龄>25岁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3.吸烟是Correa级联反应中CAG-IM阶段的独立危险因素。20岁以前开始吸烟和25岁以后开始吸烟人群的IM风险最大,20-25岁之间开始吸烟的人群IM风险较小。与从不吸烟者相比,每日吸烟剂量在10-20支和>20支的IM风险分别增加了1.443倍和1.496倍。吸烟年限越长,IM的风险越大。4.吸烟不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