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心血管病患者(Card寻找更多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健www.selleck.cn/products/pci-32765康障碍均会影响心血管病患者健康水平,本研究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情志疗法方案及应用效果,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及心血管病患者健康行为自我调控动机水平,为心血管病中医情志疗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及科学依据。方法 1.通过文献研究,开展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情志干预方案指标的初步筛选,探讨基于情绪调节论中医情志与西方心理弹性理论的相关性Electrical bioimpedance;目的抽样12名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质性访谈完善方案;邀请本研究相关领域8名专家开展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和修订方案;依托于移动医疗开展预试验确定干预方案。2.本研究实证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杭州市某社区医院就诊且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心血管病患者的72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36例患者实施中医情志疗法,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将心理弹性量表(RS-2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行为自我调控问卷(TSRQ)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和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通过文献回顾建立了中医情志和西方心理弹性理论框架;文献研究确定中医情志干预的基本方法包括言语开导法、顺从情欲法、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静志安神法,初步形成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情志干预方案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0项;质性访谈共析出3个主题和13个亚主题,对二、三级指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专家小组会议对方案修改6个条目,未删减和增加条目,并对系统内容进行了9处修改;预试验对“小程序”设计页面和方案实施环节进行了修改。中医情志方案最终形成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8项。2.实证研究结果:干预组34人,对照组34人完成了 8周的干预和跟踪调查。干预前,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文化程度、睡眠、运动、饮食、吸烟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RS-25、SAS、SDS、TSRQ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干预8周后效果分析:①RS-25:干预组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