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目的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搜集玉屏风散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从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搜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疗相关靶点,构建韦恩图并得到疾病与药物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然后以STRING构建PPI网络,借助Cyto NCA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将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从玉屏风散中获得45个活性成分和对应224个潜在靶点,过敏性鼻炎相关靶点有333个,哮喘相关靶点372个,取交集之后得到39个潜在靶点。从玉屏风散中筛选出槲皮素Wnt-C59作用、山奈酚、7-O-methylisomucronulatol、汉黄芩素、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35个关键活性成分;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后得到6个核medical audit心靶点为IL-6、TNF、IL-1β、PTGS2、CXCL8、IL-10。GO分析结果表明其涉及炎症应答、对细菌的反应、细胞群体增值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表明可能通过TNF、NF-kB、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CARAS。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00%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小于-5.0 kcal·mol-1,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玉屏风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过敏性PCI-32765采购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