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构建“连翘苷-共同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确立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蛋白互作关系网络(PPI);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连翘苷治疗脓毒症可能的生物进程及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检验连翘苷与核心基因的结合活性。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给与连翘苷进行干预,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连翘苷抗脓毒症作用。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核心基因为SRC、AKT1、RHOA、CASP3和HSP90AA1等,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连翘苷主要通过影响蛋白水解、细胞迁移的正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生物进程;发挥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酶结合、相同的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区域、质膜等细胞组分,进而发挥抗脓毒症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路、IL-17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连翘苷与以上核心靶点均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SRC、RHOA、CASP3、HSP90AA1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连翘苷10 、20、40 mg/kg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6、IL-1β、SRC、RHOA、CASP3、HSP90AA1 mRNselleckchem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核心靶点及信号通路,并通Adavosertib半抑制浓度过体内实验进行相关验证,为深入探讨连翘苷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