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

目的:摩罗丹成为国内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推荐用药,本研究拟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探讨摩罗丹治疗CAG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化合物靶点预测网selleckchem ABT-199站等获取摩罗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OMIM、GeneCards、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CAG的已知疾病靶点,经Uniprot转换后导入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CHIR-99021说明书)网络获得核心靶标基因,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得潜在作用通路。结果:(1)获得摩罗丹中有效化学成分151个,药物作用靶点760个,关键成分有豆甾醇、3-去甲基秋水仙碱、玄参苷A和芍药苷等;(2) 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共有73个靶点,1 099个相互作用关系;(3) GO分析结果显示,摩罗丹可能通过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正性调控发挥治疗CAG的作用;(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4)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摩罗丹可能通过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Toll样受体、ErbB等信号通路发挥疗效。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摩罗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