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本文通过计算机技术筛选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应用TCMSP数据库和Uniport数据库整理及筛选牡丹皮、栀子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及对应Lung bioaccessibility的基因名。通RepSox IC50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 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数据库提取抑郁症( Depressive Disorder)的相关靶点基因。进行Venn分析将成分靶点与抑郁症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基因。Roxadustat半抑制浓度构建化合物-靶点复合网络筛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成分,同时用共同靶点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关键蛋白。在Metascape数据库和维生信云平台中用筛选得到的共同靶点基因进行KEGG与GO通路富集分析,再通过KEGG数据库画出KEGG passway 通路图。结果:筛选得到牡丹皮、栀子与抑郁症有关的15个活性成分、138个对应靶点;PPI网络涉及138个节点,1648条边;GO富集主要涉及对对低氧反应者对氧含量降低的反应、细胞膜筏、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KEGG富集气泡图显示与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有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可以分析出牡丹皮、栀子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有效化合物和关键通路等,为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