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苄化合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内的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及抗真菌等生物活性。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与广泛的生物活性,针对联苄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进行结构改造Tezacaftor半抑制浓度与修饰衍生已成为新药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天然联苄类化合物一般可分为双联苄类genetic rewiring和单联苄类。研究表明,地钱素C(Marchantin C)作为一个经典的大环双联苄类化合物,其具有抗肿瘤、抗真菌和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应用于抗肿瘤药物和抗真菌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具有类似于单联苄结构的二苯乙烯骨架,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及化学预防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改造前景。在实验室前期研究中以白藜芦醇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制得一系列化合物,皆表现出显著的NQO2酶抑制活性,展现了其在化学预防药物研制领域中的巨大潜力。本文以地钱素C为先导化合物,首先依据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设计并分别经14步和13步合成,首次制得10个全新的二苯胺类大环双联苄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制备了 22个衍生物。另一方面,通过将吡啶环结构引入地钱素C中并经13步合成,首次制得3个全新的吡啶类大环双联苄化合物。上述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地钱素C,化合物39a、39g、41、42c和47的细胞毒活性皆有明显提高,其中含氮烷基化衍VP-16配制生物普遍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6 μM~6.93μM。抗真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地钱素C,化合物21、38、39e、39f、39g、41和48针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皆小于等于128 μg/mL,其中化合物38活性最佳(MIC=32 μg/mL)。本文同时针对单联苄类化合物和白藜芦醇类似物进行改造研究,以期为大环双联苄类化合物的改造修饰提供新思路。首先,设计并合成3个开环单联苄化合物,并测定细胞毒活性。其次,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白藜芦醇类似物的NQO2酶抑制活性进一步深入研究,设计并合成8个苯基稠环化合物。酶抑制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白藜芦醇,8个苯基稠环化合物的活性皆有显著提升,其中化合物95活性最佳(IC50=1.6nM),为后续新型化学预防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最终,本文设计并经5步合成,首次制得1个生物素标记的大环双联苄衍生物探针,为此类化合物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