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淋巴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较高,不仅影响患者活动、延迟化疗,甚至与生存恶化有关。早期识别高VTE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血栓监测和预防十分重要,但目前的淋巴瘤特异风险评分的预测效能未得到一致肯定,仍然需要多中心的数据分析确定敏感的风险指标来优化评估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LY294002临床试验合并VTTezacaftor体外E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加强临床医师对淋巴瘤合并VTE的认识,为以后优化模型提供可用的潜在变量。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至少1疗程化疗的1750例淋巴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体血栓发生率及动静脉血管分布特征。将112例出现VTE事件的患者作为VTE组,在未出现VTE事件的淋巴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VTE组的血栓血管分布、发生时间、抗凝治疗药物,并比较两组间潜在危险因素。因素包括:1)患者的个体因素:初诊年龄、性别、BMI指数、伴随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ECOG评分、既往VTE/心梗/脑卒中病史、吸烟史、是否留置PICC导管、1个月内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治疗史。2)患者的疾病特征:淋巴瘤亚型、分期、是否合并B症状、结外器官浸润情况、纵隔侵犯、中枢或骨髓受累、有无巨大包块(>10cm)以及预后评分、疗效评价。3)基线检验指标: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白蛋白数目(AL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数目(fibrinogen,FIB)、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血红蛋白数(HGB)和血小板数(PLT)。采用SPclass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50例淋巴瘤患者中,发生血栓事件(包括动脉血栓、VTE和浅静脉血栓)163例,血栓发生率是9.3%,静脉血栓事件显著高于动脉事件。VTE事件总体发生率是6.8%,以深静脉血栓事件为主,肺栓塞仅有5例(4.2%)。VTE常发生在肢体深静脉,下肢多于上肢,以肌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多见,导管相关性血栓占比达33.0%。VTE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确诊淋巴瘤后1个月内(58.0%),确诊3个月内出现VTE的患者占80.3%,有25.9%的患者在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