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近年来,白血病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数量前十的肿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瘤类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同时,除了生理病痛之外,白血病给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也逐渐被大众所关注。一方面,从治疗的不确定性来anti-hepatitis B看,白血病患者为了治愈病情需要接受漫长的入院治疗,在治疗期间病情波动起伏、突发状况频出等现实问题会通过某些介质,将刺激传递给患者,引发患者情绪变化。另一方面,从疫情的环境背景来看,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在病区内社交固定,接触对象限于照顾者、医务人员和血液科的其他患者,这些主体的情绪心理状态也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双刃剑”的影响。因此,探寻白血病患者的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与不同主体间的情绪感染状况,为改善医务社工介入患者情绪问题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H医院血液科共计14位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法,在跟随医生查房的过程中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与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挖掘潜在服务对象;通过访谈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挖掘患者与照顾者、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之间的情绪感染现象,总结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概括患者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第一,白血病患者与照顾者、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之间都存在正向、负向的情绪感染现象。第二,白血病患者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生理因素(疗程),心理因素(注意力水平、高级认知加工、灵性需求),人际因素(亲密度、同质性),社会因素(突发事件、组织领导),信息因素(文本情绪信息、社会身份信息)。第三,患者面对情绪感染有两种应对策略:积极的应对策略(识别积极情绪、拓宽信息渠道、营造积极情境、主动转移注意、适度降低期待),消极的应对策略(逃避社交与回避交流、向下比较与向上比较)。针对上述研究发现,本文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技巧,帮助照顾者建立非正式支持,降低医务人员职业selleck产品倦怠感,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促进正向情绪的感染,减少负向情绪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