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焦虑、抑郁、人格特征、负性生活事件4方面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关系,为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学研究、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4名,同时纳入未患口腔黏膜病及重大系统疾病的患者及家属64名作为对照组,年龄均大于18岁。2.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病史采集和口腔检查,填写一般情况表;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抑郁水平,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量表中国版分析人格特征,生活事件量表总结研究对象患病前1年内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医师向研究对象明确说明填表要求,研selleck激酶抑制剂究对象依据自己实际情况快速、独立完成问卷,问卷当场回收,进行评分。3.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与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不同年龄段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各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4.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焦虑、抑郁、抑郁阳性率、神经质、外倾性、掩饰性和生活事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阳性率、精神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倾性、神经质对OLP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精神质、生活事件水平对OL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是否糜烂将病例组分为糜烂组和非糜烂组,糜烂组、非糜烂组与对照组3组间焦虑、抑郁、神经质、Etoposide价格外倾性、掩饰性和生活事件水平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非糜烂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神经质、外倾性、掩饰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糜烂组与对照组神经质和生活事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年龄将病例组分为6组,各年龄组间焦虑、精神质、神经质、外倾性、掩饰性和生活事件水平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水平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焦虑与抑郁、焦虑与神经质、焦虑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与神经质、抑郁与外倾性、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质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LP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负性生活事件量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外倾性和掩饰性特征;2.OLP与焦虑、抑郁、神经质、外倾性和负性生活事件具有相关性,其中神经质和外倾性可初步认为是OLP的促进因素,其余因素尚不能认为与OLP具有因果关系;3.OLP患者各年龄段精神心理因素无明显差异;4.非糜烂型OLP患者具有更高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外倾性特征,糜烂型OLP患病前经历过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OLP患者的神经质水平与是否糜烂无关。5.OLP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具有密切关系;焦虑与神经质和负性生活事件均有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强;抑郁与神经质、外倾性、负性生活事件之间bio-mimicking phantom具有较弱的相关性;神经质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