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监测、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LE患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患者105例,其中女性96例,男性9例,性别构成、年龄S63845配制、体重指数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55确认细节例。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合并疾病、用药史、生化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的结果,男性和绝经后≥50岁的女性使用T值评分,男性和绝经前<50岁的女性使用Z值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SLE组高脂血症、高血压、股骨Circulating biomarkers头坏死、骨折史比例均高于HC组(P <0.05)。SLE组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103人,平均激素用量(11.1±10.1)mg/d。有免疫抑制剂用药史98人。SLE组血清C3、C4较HC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代谢指标方面:SLE组血钙、25羟维生素D明显低于HC组,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SLE组明显低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吸收标志物PINP、β-CTX二组无明显差异(P> 0.05)。根据T值评分的人群中,SLE组腰椎BMD低于HC组(P <0.05)。根据Z值评分的人群中,SLE组的腰椎、股骨头和髋部的BMD均低于HC组(P <0.05),见表2。参考T值评分的SLE组中正常BMD者的比例均低于HC组,其中以腰椎最多见;参考Z值评分的SLE组中腰椎、股骨颈、髋部均高于HC组。年龄大、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患有冠心病、SLE高疾病活动度、低C3、低C4的SLE患者更易合并骨质松。结论 年龄大、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患有冠心病、SLE病情活动度高、C3、C4低的SLE患者更易合并骨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