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cardiac remodeling biomarker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selleck合成te,TURP)疗效的相关术前影响因素,构建临床因素及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列线图,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及跨中心外部验证。【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BPH行TURP的患者作为预测模型开发队列及内部验证队列,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因BPH行TURP的患者作为预测模型外部验证队列。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IPSS评分、泌尿系超声、PSA测定等问卷评分和检查检验,并在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面对面随访。根据疗效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手术有效组和无效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影响手术疗效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尿动力学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影响BPH患者TURP疗效的临床因素及尿动力学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而后纳入外部验证队列临床资料,对预测模型进行跨中心外部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来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通过计算Brier得分、校准度截距、校准斜率、绘制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的校准度,临床应用价值通过绘制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239例,其中开发队列193例,手术有效率为74.09%,验证队列46例,手术有效率为76.09%,两队列手术疗效无统计学差Axl抑制剂异(P>0.05)。筛选出术前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临床因素有:尿潴留史(OR=8.750,P<0.001)、尿失禁史(OR=3.076,P=0.018)、IPSS-V/S(OR=0.232,P=0.006)、OABSS(OR=0.760,P=0.001);术前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尿动力学因素有:BOOI(OR=7.318,P=0.001)、BCI(OR=8.944,P=0.001)、膀胱顺应性(OR=5.790,P=0.003)、残余尿(OR=0.315,P=0.029)、逼尿肌过度活动(OR=7.883,P<0.001)。根据上述结果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区分度评价:临床因素预测模型开发队列内部验证AUC=0.871(95%CI:0.806~0.936),外部验证队列AUC=0.773(95%CI:0.571~0.975);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开发队列内部验证AUC=0.937(95%CI:0.902~0.973),外部验证队列AUC=0.879(95%CI:0.818~0.941)。两个模型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AUC均>0.75,表示模型对手术是否有效有明显区分能力。校准度评价:(1)Brier得分:临床因素预测模型0.131,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0.102,两个模型均<0.25且接近0,表明模型具有预测能力,校准度好;(2)校准截距:临床因素模型>0,提示模型验证队列的事件发生率高于模型开发队列,尿动力学因素模型<0,提示模型验证队列的事件发生率低于模型开发队列;(3)校准斜率:临床因素预测模型0.742,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0.869,两个模型校准斜率均<1,提示模型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预测的问题;(4)校准曲线:两个模型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校准曲线均显示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良好。临床适应性评价:临床因素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阈值为0.2~0.9,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阈值为0.1~0.9时,两个模型临床净收益率大于“全干预”和“不干预”方案,表明两个模型均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1.术前尿潴留史、尿失禁史、IPSS-V/S、OABSS是BPH患者行TURP后疗效差的临床独立影响因素。术前BOOI、BCI、膀胱顺应性、残余尿和逼尿肌过度活动是BPH患者行TURP后疗效差的尿动力学独立影响因素;2.根据上述影响因子分别建立临床因素及尿动力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两个模型在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空间验证)中均显示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可见两个模型均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但均存在过度预测的问题;3.在两个预测模型的比较中,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在内部及外部验证中的AUC均更高,Brier得分更接近0,校准斜率更接近1,校准曲线也显示了更好的拟合度。表明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有着更佳的预测能力;4.该研究建立的两个模型对于TURP疗效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医师的治疗决策和与患者的沟通提供参考。并且尿动力学因素列线图显示出更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有条件行尿动力学检查的医疗机构可优先考虑使用尿动力学因素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