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据有关报道显示,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约为0.2%~0.4%,其中青壮年占到80%左右,5年致残率为40%~60%。目前获悉更多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临床中蜂针治疗AS疗效显著,但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客观证据支持其确切的疗效。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根据有效率、BASDAI评分、BASFI评分、CRP、ESR及不良反应,系统评价蜂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使用”蜂针”、”蜂毒”、”强直性脊柱炎”等检索词,在8个电子数据库中检索2022年10月08日之前发表的中英文献。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试验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RR=1.20,95%CI(1.10,1.32),P<0.00001];试验组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SMD=-0.77,95%CI(-1.00,-0.55),P<0.00001]。试验组AS功能指数(BASFI)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SMD=-0.77,95%CI(-1.00,-0.55),P<0.00001];selleck合成试验组血沉(ESR)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SMD=-0.40,95%CI(-0.58,-0.23),P<0.00001];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SMD=-0.24,95%CI(-0.46,-0.01),P=0.04<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RR=0.33,95%CI(0.19,0.55),P<0.00001]。结论:蜂针疗法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蜂针疗法在提高有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BASDAI、BASFI评分,降低Egenetic riskSR、CRP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因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样本数量过少、研究间采用疗效指标不统一,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提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来验证蜂针治疗AS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