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方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B超子宫动脉阻力、临床症状及12周胚胎的发育情况等,评估补肾活血方在治疗复发性流产和易栓症方面的效果以及其优势,为临床治疗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应用PASS2020软件,计算总样本量为146例。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来我院SAHA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该研究均已知晓,并签有知情同意书。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分成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1予补肾活血方(菟丝子15g、续断10g、桑寄生15g、阿胶6g、杜仲10g、白术10g、党参15g、当归10g、田七3g、丹参10g)治疗、观察组2予补肾活血方结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河北常山;0.4m L;4100IU)治疗。治疗前进行中医症候评分,PT系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B超子宫动脉阻力(RI)的检查。治疗至孕12周左右复查各项指标(超声检查、PT系列等)情况,并作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期间,随时关注三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结果: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共完成病例125例,其中观察组1有43例,观察组2有44例,对照组有38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流产次数及既往的流产时间,还有治疗前的各项凝血指标、中医症候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指标(检验、检查):三组患者治疗后D-D、RI、FIB及Hcy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TT、APTT、P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治疗后观察组2的D-D、RI水平依次低于观察组1、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的PT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余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症候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数值有所减小,且观察组2依次低于观察组1及对照combined remediation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4.临床疗效:观察组1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4.4%、观察组2为90.9%、对照组为52.6%,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5.12周的胚胎发育情况:观察组1在12周胚胎发育正常的有32例、观察Emricasan抑制剂组2有40例、对照组有20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6.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观察组2有1例、对照组有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余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因此三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此外,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停用肝素予护肝治疗,并退出了研究;然后,有6例(观察组2有2例、对照组有4例)出现皮下硬结后自行停用肝素,退出研究。最终纳入研究的125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方用于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有较好疗效,不管是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还是在降低患者D-D水平、RI值、改善血栓前状态等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均优于单纯的中药组和西药组、并且单纯中药组又优于单纯西药组。最终的临床总有效率(12周保胎成功率),中西医结合组达90.9%、单纯中药组74.4%、单纯西药组52.6%,疗效显著。因此,补肾活血方治疗该病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