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比锡类散纱条与百多邦软膏纱条外用治疗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14d血清VEGF、TGF-β1含量变化,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的综合疗效。探索锡类散外用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于我院肛肠二科门诊就诊并住院行手术根治的患者74名,门诊诊断为低位肛周脓肿且入院,证属火毒蕴结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锡类散纱条和百多邦软膏纱条外敷于创面治疗,收集并观察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术后1、4、7、14d,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4、7、14d创缘水肿程度量化评分,术前和术后14d血清VEGF、TGF-β1含量变化,统计28天内患者痊愈率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血清VEGF、TGF-β1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具有可比性。2、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4d血清VEGF、TGF-β1含量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d血清VEGF、TGF-β1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血清VEGF、TGF-β1含量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Non-cross-linked biological mesh与对照组在术后创面疼痛评分对比,在术后1d,两组的评分比较未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4、7、14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后CFTR抑制剂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术后1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d,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14d,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对比两组术后创缘水肿情况,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术后创缘水肿程度量化评分比较,术后4获悉更多、7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锡类散纱条外用于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能够通过提高血清VEGF、TGF-β1含量,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愈合。能够显著降低低位肛周脓肿术后的创面疼痛程度、减少创面分泌物渗出、缓解创缘水肿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