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抗血栓药联合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荟萃分析

目的:本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接受静脉注射抗血栓药联合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术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知网、万方、维普,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的与抗血栓药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前瞻性队列研究。安全结局指标:症状性颅内出血、任何颅内出血以及3个月时的全因死亡率。有效结局指标为:90天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成功再通。试验纳入标准包括:(1)接受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干预组为急性期在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抗血栓药物;(3)对照组为急性期仅接受静脉溶selleck抑制剂栓或机械取栓治疗;(4)随访期限至少为3个月;(5)随机对照或前瞻性队SCH772984细胞培养列研究。排除标准:(1)随访数据小于90%;(2)正在进行的研究;(3)不能获取全文的研究;(4)个案报道、动物试验、个人经验总结、综述、Meta分析等文章。通过使用Der Simonian&Laird随机效应模型以及Inverse-Variance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每个结局的风险比(realtive risk,RR),并使用M-H法计算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修改后的牛津质量评分系统(Jadad量表)以及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分别对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经过多种检验方法,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偏倚检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荟萃分析共纳入4115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包括3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研究结果表明,13项研究均报告了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结局,且各研究间没有明显的异质性(I~2=28%,P=0.17),行效应量合并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抗血栓药物组不会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RR=1.04,95%CI(0.83,1.30),P=0.21]。通过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仅接受静脉溶栓或机械取genetic epidemiology栓治疗相比,静脉注射抗血栓药联合静脉溶栓[RR=0.60,95%CI(0.25,1.45),P=0.26)或机械取栓[R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