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骨化三醇对脊柱结核患者病灶破骨细胞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202selleckchem JQ10年9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的患者共4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术前口服异烟肼(Isoniazid,H)300mg/d、利福平(Rifampicin,R)450mg/d、吡嗪酰胺(Prazinamid,Z)750mg/d、乙胺丁醇(Ethambutol,E)750mg/d,即HRZE化疗方案治疗4周;实验组术前按照HRZE四联抗结核药联合骨化三醇(Calcitriol,1,25(OH)_2D_3)0.25μg 2次/d的化疗方案治疗4周。口服药物4周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由同一组外科医生完成。所行手术方式为结核病灶彻底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前后联合入路完成,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中infectious organisms收集两组患者的病灶内空洞周围约0.5cm的活骨组织。获取的骨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组织液固定、EDTA脱钙液脱钙、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等步骤后,制成厚度为4μm的组织切片。通过TRAP染色法观察并记录病灶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总数及成熟破骨细胞数目。通过CT扫描仪测量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患椎CT值的变化来判断患椎BMD的改变,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椎病灶内的破骨细胞总数为7.95±1.85个,低于对照组8.24±2.12个,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椎病灶内的成熟破骨细胞数目为2.15±0.59个,低于对照组2.86±1.10个,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椎术前CT值为285.65±69.48 HU,高于对照组232.43±76.46 HU,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椎术后1月、术后3月的CT值分别为316.85±79.86 HU和345.15±78.83 HU,均高于对照组271.81±81.55 HU和317.95±79.07 HU,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口服适量的骨化三醇,可以在一定程度Lapatinib临床试验上抑制病灶内的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并可提高患椎的骨密度,有助于患者病变的治疗,这为骨化三醇用于临床上辅助治疗脊柱结核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