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房颤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抗凝治疗现状研究

目的1.分析高原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形成血栓事件(本研究中包括左心耳血栓及心源性脑卒中)的预测因子除了已经纳入的血栓栓塞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中的条目,是否有与高原地区慢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或者与检验指标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将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做预测血栓事件的价值评估,以期早期识别血栓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从而对高原地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风险评估探索更适宜的评估工具和更科学的预防血栓栓塞的策略。2.分析高原地区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为提高本地区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和规范房颤的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录入所有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西藏自治www.selleck.cn/products/Decitabine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并完善包括左心耳血栓评估、卒中评估等相关检查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主要为心血管内科及神经内科)157例,其中血栓组51例,非血栓组106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包括临床病史、心脏彩超指标、检验指标是否有显著差异,对selleck激酶抑制剂于有差异有统计学biologic DMARDs意义的指标纳入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前先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将所筛选出的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制定新的评分,最后通过ROC曲线评估不同评分预测血栓事件的性能。2.回顾性收集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出院诊断为房颤或心房颤动、心房纤颤的所有患者共计8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157例,非血栓组106例,血栓组51例;组间比较时,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甘油三酯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房颤类型、房颤病因相关疾病及高原相关疾病、CHA_2DS_2-VASc评分、出血评分、心脏彩超结构及功能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肌酐、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等无显著差异;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是房颤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