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viral immunoevasion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靶点与基因。通过Venny图将缓慢性心率失常的靶点和确认细节药物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根据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36个有效活性成分,关键化合物为槲皮苷和山柰酚;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65个,主要靶点有IL-6、TNF、VEGFA、CXCL8、IL-1B等,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参与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等生物工程,通过参与TNF、Toll样受体、钙、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缓慢性心获悉更多律失常。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