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患者便样本,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采用分离培养法鉴定病原菌及检测其耐药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相关病毒。结果 1 010份监测样本中,细菌阳性251份,阳性率为24.85%,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4.18%(136份),沙门菌占17.53%(44份),副溶血性弧菌占16.33%(41份)。其中355份监测样本中,病毒阳性112份,阳性率为31.55%,主要selleck HPLC为诺如病毒,占65.18%(73份);轮状病毒占25.00%(28份)。细菌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夏季,病毒性腹泻常流行于冬春季。发热、便红细胞、白细胞升高为细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征,而恶心、呕吐在病毒性腹泻患者中较多出现。药敏试验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较敏cancer-immunity cycle感,耐药率分别为86.76%、88.64%,其中多重耐药菌率分别为87.50%、77.27%。结论 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感染性腹泻有明显的Fulvestrant分子式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为临床用药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