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具有侵袭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征及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特点。本病预后差且易复发,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仅34%。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克服耐药,提高MCL的疗效尤为重要。既往对于套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测序发现,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通路可能在MC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53作为DNA损伤应答通路的重要蛋白是MCL独立预后因素。相较于TP53野生型患者,TP53突变的患者具有更高危的临床特征,更短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更是临床治疗难点。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NAMPT)作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补救途径的限速酶,参与调节恶性肿瘤Fulvestrant纯度细胞代谢和NAD合成,近年来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抗癌作用靶点。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NAMPT在惰性淋巴瘤中高表达,并且可通过调控DDR通路影响烷化剂的敏感性。NAMPT是否在MC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否对MCL患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有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TP53突变的MCL患者不仅有更短的PFS与OS,较差的预后,目前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MCL疗效显的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本课题选用四种MCL细胞系,TP53突变型细胞Mino和Jeko-1,TP53野生型细胞Granta-519和Z138。具体研究通过以下实验开展:1.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及GEPIA数据库探究NAMPT蛋白在淋巴瘤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NAMPT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2.收集近10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肿瘤科16名MCL患者临床数据,免疫组化检测MCL病理组织中NAMPT及P53的表达,回顾性分析NAMPT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探究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3.细胞增殖试验检测NAMPT抑制剂KPT-9274对四种MCL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中细胞凋亡百分比。Western blot分析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在不同处理组的变化。4.选取TP53突变细胞Mino及TP53野生型细胞Z138,经NAMPT抑制剂处理48h后进行定量蛋白组学检测,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聚类分析。Western blot分析DNA损伤修复通路相关蛋白在不同处理组的水平。5.细胞增殖试验检测NAMPT抑制剂KPT-9274同烷化剂联合对TP53突变的Mino细胞、TP53野生的Z138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凋亡实验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分析DDR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水平。6.细胞增殖试验检测NAMPT抑制剂KPT-9274同DDR通路靶向药物联合对TP53突变的Mino细胞的增殖影响。urine microbiome结果:1.NAMPT在套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且NAMPT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抑制NAMPT功能能够显著抑制MCL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2.在TP53突变MCL细胞中抑制NAMPT功能诱发DNA损伤累积,下调DNA损伤修复功能。在TP53野生型MCL细胞中抑制NAMPT功能主要影响BCR及免疫相关通路。3.抑制NAMPT功能在MCL细胞中能够下调DNA同源重组修复功能增强苯达莫司汀的敏感性。4.抑制NAMPT功能在TP53突变的MCL细胞中,能够增强DDR通路靶向药物AZD2281(PARPi)、AZD7762(CHK1i)、AZD1775(Wee1i)的敏感性。结论:1.NAMPT可能成为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2.NAMPT在不同TP53突变状态的套细胞淋巴瘤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3.抑制NAMPQ-VD-Oph半抑制浓度T功能能够增强苯达莫司汀的敏感性。与DDR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联合也有望成为TP53突变MCL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