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ER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ERI指数中位数为分界值分为高ERI组(45例)及低ERI组(51例);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ERI指数、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分析ERI与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关系。探究血小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ERI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ER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更多ERI指数与血小Albright’s hereditary osteodystrophy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呈正相关(P<0.05)。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0.844、75.0%、80.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96、85.0%、64.6%;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35、83.3%、93.8%。联合检测对ERI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ERI较高,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ERI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其联合检测对ERI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