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盐酸罗哌卡因高膨胀海绵术后填塞与单纯盐酸罗哌卡因高膨胀海绵术后填塞的镇痛效果,探索鼻内镜术后镇痛的新方法,希望能为鼻内镜术后镇痛提供新的参考。方法:收集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共112例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盐酸罗哌卡因组)、B组(盐酸罗哌卡因selleckchem AZD2281组)、C组(生理盐水组)。其中A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3%酮咯酸氨丁三醇1ml静脉注射,手术结束时,双侧鼻腔均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5ml注入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腔。B组于手术结束时双侧鼻腔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5ml注Lethal infection入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腔。C组于手BLZ945术结束时,双侧鼻腔使用生理盐水5ml注入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腔。分别记录各组术后4h、8h、12h、24h、36h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术后4h、8h、12h、24h、36h舒适度评分(使用BCS评分)、术后三天内睡眠质量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头痛等)以及术后使用补救镇痛药人数,各组结局指标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术后4h内,三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8h、12h内,A组疼痛程度最低,B组次之,C组疼痛程度最高,三组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24h及术后36h三组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一夜A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对最好,PSQI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睡眠质量好于C组,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夜及术后第三夜A组睡眠质量均较C组好,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方面,术后4h、8h、12h内A组患者舒适度最高,B组术后舒适度高于C组,三组B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 A组舒适度高于C组,B组舒适度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CS评分未见差异;术后36h各组BC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C组术后需补救镇痛药物人数最多,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需补救镇痛药物人数未见明显差异。在统计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中,与A组相比,C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海绵填塞具有可行性,镇痛效果较单一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海绵填塞好、舒适度高、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