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各类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Yiigle)、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2~2022年急性肝损伤动物实验文献,归纳总结文献中涉及到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阳性对照药、造模方法、造模药及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和检测指标,应用Excel、SPSSModeler18.0、Cytoscape3.8.2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数据库共纳入896篇文献,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多的动物是雄性KM小鼠;造模方法以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四大类为主,medical ultrasound分别对应的主要造模方式为:①实NSC 125973验前24 h腹腔注射10.0mL0.1% CCl_(4)植物油;②实AZD6738浓度验前16 h灌胃12.0mL50.0%~56.0%乙醇;③实验前24 h腹腔注射APAP300 mg/kg;④实验前8 h尾静脉注射ConA20 mg/kg。模型的评价以肝病理指标为金指标,结合生化指标血清ALT、AST,肝组织匀浆SOD、MDA含量及活性为直接指标。结论 临床上急性肝损伤发病原因各异,在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时应根据特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特点选择对应的造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