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1)在指南推荐的常规控制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蛋白尿、血糖、血压等基础上开展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补肾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气阴虚血瘀证BI 10773)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并对比分析其疗效。(2)基于高通量转录测序技术(RNA-seq)开展实验研究,探讨补肾祛风通络方调节肾脏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根据本研究的纳排标准,将符合要求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肌酐比值、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所得到的临床数immediate allergy据,进而分析、评价疗效和安全性。(2)实验研究:建立糖尿病肾脏病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糖尿病肾脏病模型组,补肾祛风通络方治疗组。治疗8周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转录组学测序对补肾祛风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统计的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经过12周治疗后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症状疗效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有效率分别是73.00%、96.67%,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蛋白尿均减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Gefitinib.html少,表现在尿蛋白/肌酐比值、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水平降低,各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组间比较试验组延长时间比对照组长,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疗效观察分析:试验组因服用中药后腹泻脱落1例。对照组因肌酐升高过快脱落1例,因不耐受厄贝沙坦片导致低血压脱落1例,共脱落2例,其余入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2)补肾祛风通络方组可能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病理表现。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与糖尿病肾脏病组相比,补肾祛风通络组肾脏组织未见明显坏死及结构紊乱;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与糖尿病肾脏病组相比,补肾祛风通络组糖原沉积减少;电镜结果显示:与糖尿病肾脏病组相比,补肾祛风通络组基膜未见明显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减轻。(3)本实验在空白对照组与糖尿病肾脏病组对比中发现832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APOB、MCOLN3、TRPM8、TRPCS是差异基因中上调基因的关键基因;JPH2、UPK1B、UPK2、ADRA1D、F13A1是差异基因中下调基因的关键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KEGG、Reactome富集分析,得到补肾祛风通络方参与调节糖尿病肾脏病状态下的抗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物、细胞外基质等通路。研究结论:(1)补肾祛风通络法可以减轻糖尿病肾脏病气阴虚血瘀证患者神疲乏力、手心发热等症状。(2)补肾祛风通络法可以减轻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蛋白尿,包括降低尿蛋白/肌酐比值、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对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补肾祛风通络法可以延长糖尿病肾脏病气阴虚血瘀证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及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凝血功能。(4)临床试验研究未发现不良事件,证明补肾祛风通络方可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5)动物实验病理分析发现补肾祛风通络方组可能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病理表现,包括减少糖原的沉积和系膜细胞增生,可能减轻肾脏纤维化。(6)补肾祛风通络方能调节转录组部分基因,并通过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物、细胞外基质等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病理纤维化,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