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肺功能水平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应用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40获悉更多例,肺叶切除术)、B组(40例,肺段切除术)、C组(40例,肺楔形切除术)。3组患者均术后随访2年。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3、5 d血气指标水平,术前和术后3、6、9个月肺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与A组比,B、C组患者引流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且C组均优于B组;与术前比,3组患者术后1~5 d动脉血氧分压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二氧化碳分压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同时间点B、C组变化幅度均大于A组,C组均大于B组;与术前比,3组患者术后3、6、9个月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Medical geology活量均呈升高趋势,且同时间点B、C组均高于A组,C组均高于B组(均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复CL 318952分子式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但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相比,应用肺楔形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血气指标,有助于术后早期恢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促进肺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