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膀胱动态模型的导尿管源性ESBLs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和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基于selleck激酶抑制剂模拟膀胱细菌生物膜动态模型,观察导尿管相关性ESBLsselleck合成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和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实验菌株共46例,标准菌株ATCC25922(E0)做质控。梅里埃VITEK2.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并做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静态孵育12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构建膀胱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结晶紫染色结合光学显微镜,测定细菌生物膜的生长特点。比较多组间生物膜形成平均OD值、生物膜不同表型(阴性或阳性)的耐药率。结果 实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率100%(46/46),对其余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静态模型生物膜阳性率89.13%(41/46),生物膜阴性率10.87%(5/46)。动态模型生物膜阳性率95.65%(44/46),生物膜阴性率4.35%(2/46)。动态模型BF阳性株平均OD值显著高于静态模型(P<0.05)。生物膜不同表型对34种抗生素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optive T-cell immunotherapy0.05)。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具备生物膜形成能力,生物膜不同表型的耐药性不存在差异;体外动态模拟膀胱细菌生物膜模型可以实现持续感染模拟尿动态培养,并显著促进细菌生物膜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