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哌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阿哌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术后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哌沙班抗凝方案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R)、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生活质量评分(SFselleckchem Entinostat-36)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CP-456773分子式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00%vs. 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5,P=0.552);治疗2周后,2组PT、APTT与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PAR、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Students medical组下降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vs. 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637)。结论 阿哌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相当,但在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SF-36评分方面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