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中度天疱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背景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可致死的、少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大疱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及大疱。天疱疮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主要治疗方案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虽然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将天疱疮患者的死亡率从75%下降到30%,但其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觑,包括股骨头坏死、感染、肥胖、萎缩纹、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副作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更好的控制天疱疮患者病情,众多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一种更优的天疱疮治疗方案。随着靶向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B细胞作为一种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B细胞靶向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细胞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逐渐被尝试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selleck合成疮等。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的进行,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天疱疮中的疗效得到充分证实。研究目的探究低剂量、半量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Transiliac bone biopsy素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三种治疗方案治疗中度天疱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就诊的36例天疱疮患者,最终30例患者完成随访。所有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组(Ultralow-dose rituximab group,ULRTX)、半量利妥昔单抗组(Low-dose rituximab group,LRTX)、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No rituximab group,NRTX)。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组在第1天、第2周、第6-9个月,分别予以一次200mg利妥昔单抗输注。半量利妥昔单抗组在第1天、第2周、第6-9个月,分别予以一次500mg利妥昔单抗输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使用10-20mg甲氨蝶呤(MTX)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分别在第1天、2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随访包括以下指标:达到疾病控制时间、治疗后完全缓解时间、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评分、泼尼松的每月平均用量、12个月泼尼松累积剂AZD2281化学结构量、复发率、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抗-Dsg1抗体滴度、抗-Dsg3抗体滴度、外周血B淋巴细胞百分比。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1.本实验研究中使用利妥昔单抗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