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发病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IS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心跳骤停等心脏损伤现象,称为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CCS存在隐匿性与不稳定性,是导致IS后病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影响患者生命安全。CC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防治手段。CCS发生源于中枢,止于心脏,两者间的神经解剖与血液循环联动效应,是最可能的病理损害启动因素。前期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脏免疫细胞与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均与C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在心脏生理功能维持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心脏MΦ有明显异质性,主要分为常驻MΦ(CX3CR1+MΦ)和循环单核细胞来源MΦ(CCR2+MΦ),不同来源MΦ功能不同。心脏病理条件下通过增加趋化因子分泌,募集单核细胞来源MΦ并启动炎症反应。而交感神经对MΦ具有调控作用。因此,基于心交感神经活性改变,探究交感神经活性调节心脏MΦ的分子效应机制,可能是解析CCS的关键突破口。二、研究目的探究IS后心脏MΦ来源和功能,明确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脏MΦ调节作用,为CC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三、研究方法1、使用野生型和CCR2RFP+/-CX3CR1GFP+/-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模拟IS,采用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监测心功能,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明确IS后心脏MΦ来源,并分选心脏不同来源MΦ进行转录组测序。2、使用CCR2拮抗剂RS 5043购买Torin 194或NLRP3-/-小鼠,观察IS后心脏MΦ数量及心功能,明确心脏单核细胞来源MΦ在CCS中作用机制。3、使用心脏神经荧光逆行示踪法,标记并明确IS后心交感神经元激活情况。4、口服普萘洛尔或切除颈上交感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抑制心交感神经,观察IS后心脏MΦ数量及心功能,明确交感神IACS-10759试剂经-MΦ轴作用。四、研究结果1、IS诱发心脏功能损伤,表现为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下降,QT及QTc间期延长;同时心脏MΦ数量增多,且以单核细胞来源MΦ为主。2、IS后心脏不同来源MΦ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单核细胞来源MΦ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其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表达升高。心脏趋化因子MCP-1增加,抑制MΦ募集或者敲除NLRP3可改善IS后心功能Practice management medic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