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甲型冠状病毒,感染仔猪会出现急性腹泻和GSKJ4使用方法严重脱水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感染PEDV会抑制仔猪肠道屏障的功能,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肝脏和血液代谢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将Mirdametinib体外这种相互作用称为“肠肝轴”作用。生物体需要借助肝脏清除由肠道进入血液的外界抗原、细菌和内毒素,避免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肝脏中线粒体含量丰富,而线粒体是产生活性氧(ROS)的主要场所,导致肝脏比其他器官更易受到ROS的攻击,发生氧化应激,同时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脂质过氧化物是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关键介质,因此需要阐明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代谢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本研究表明,PEDV感染仔猪肝脏中抗氧化酶SOD、CAT、线粒体复合物Ⅰ、线粒体复合物Ⅲ和线粒体复合物V的酶活性以及线粒体ATP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相反,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生物标志物丙二醛和ROS的含量显著升高。此外,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发现PEDV感染抑制了过氧化物酶体代谢通路,并利用qRT-PCR和免疫印迹法进一步验证GPX4、CAT、SOD1、SOD2、GCLC、SLC7A11等抗氧化基因表达的下调。甲羟戊酸(MVA)通路对脂质过氧化代谢至关重要,而核受体RORγ是MVA的调节因子,通过ChIP-seq和ChIP-qPCR分析,我们发现RORγ可以直接与抗氧化关键基因结合,而PEDV感染强烈抑制了结合强度。组蛋白活性标记如Hlocal immunotherapy3K9/27ac和H3K4mel/2,以及活性辅因子p300和聚合酶Ⅱ在这些基因位点的结合显著减少。重要的是,通过ChIP-re-ChIP分析发现,PEDV感染抑制了 RORγ和脂质过氧化的主要调节因子NRF2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转录水平上抗氧化基因表达的下调。鉴于MVA通路还参与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而体外冠状病毒感染需要胆固醇,因此需要阐明内源性胆固醇代谢在调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在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仔猪肝脏中的胆固醇和胆汁酸含量均显著升高,一致地,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转录组分析表明,胆固醇稳态通路是PEDV感染仔猪肝脏中富集最显著的通路之一。出乎意料的是,胆固醇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在mRNA水平下调,在蛋白水平却上调。PEDV感染后,胆固醇代谢的主要转录因子包括SREBP2和FXR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进一步的ChIP-qPCR分析表明,PEDV感染显著抑制了这些转录因子与胆固醇代谢途径关键基因位点的结合。还观察到,在PEDV感染仔猪肝脏中,胆固醇代谢基因HMGCR和HMGCS1基因位点上的组蛋白活性标记H3K27ac和H3K4me1的结合显著减少。综上所述,RORγ通过与NRF2以及组蛋白修饰相互作用,可能是调节PEDV感染仔猪肝脏抗氧化基因表达的潜在因素。同时,PEDV通过表观遗传抑制SREBP2/FXR介导的转录,导致胆固醇代谢基因的异常调节,这为对抗PEDV提供了潜在的抗病毒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