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冲动控制与时距知觉的关系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该精神障碍是以强迫思维(Obsession)或强迫行为(Compulsions)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且伴随主观上反强迫的痛苦体验,即有意识的强迫与反强迫意识并存。目前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1%~2%。但目前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实践中也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及疗效指标。虽然大量研究者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多个领域,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合的探索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假说,但这些假说尚不能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作出全面客观的解释。强迫症的症状出现时存在耗时长并伴有难以抑制自己行为冲动的心理体验,因此患者的冲动性与对时间的感知也是衡量强迫症严重程度的指标。以往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异常脑区与加工时间信息、冲动相关的脑区也存在部分重合。因此,可以推测强迫症患者可能在冲动功能及时间感知方面存在异常,且这两种异常可能存在相关性。同时,由于强迫症患者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也会影响个体的冲动抑制功能及时间感知。所以,本研究设置抑郁发作伴焦虑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用以排除焦虑抑郁情绪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研究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的运动冲动、选择冲动以及时距知觉的特点,并探究Nirmatrelvir细胞培养强迫症患者运动冲动、选择冲动与时距知觉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在医院心理科进行招募的方式招募32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 ive Disorder,OCD)患者。将其纳入强迫症组(OCD组),同时招募与OCD组被试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2名抑郁发作伴焦虑(Depressions with Psyc hogenic Anxiety,Dw PA)患者,将其纳入抑郁发作伴焦虑组(Dw PA组)。同时通过网络招募的方式,招募32名健康被试,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 group,HC组)。首先收集三组被试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并填写强迫症状量表修订版、贝克焦虑量表第二版、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等心理学量表,接着完成运动冲动(Stroop色字任务)、选择冲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测试,在间隔时间大于三小时后完成时距知觉任务范式(时间二分任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三组心理行为学实验结果。研究结果:(1)在Stroop任务中,OCD组在色字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与反应时与Dw PA组及HC组存在差异;(2)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当中,OCD组的延迟折扣率k值与Dw PA组及HC组存在显著差异;(3)在时间二分任务范式中,相较Dw PA组与HC组,OCD组存在immune homeostasis高估2120ms及以内时距的倾向,且OCD组的时间二分点显著低于Dw PA组与HC组,而差别阈限、韦伯比率显著高于Dw PA组与HC组;(4)OCD组的Stroop任务正确率与时距知觉任务指标的二分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差别阈限以及韦伯比率存在显著负相关;(5)OCD组的延迟折CX-5461扣率k与时间二分点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韦伯比率以及差值阈限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这种相关具有独特性;(6)OCD组的Y-BOCS量表得分与其Stroop反应时、延迟折扣率k值、差值阈限与韦伯比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Stroop正确率、时间二分点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1)在Stroop任务当中,OCD组在色字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与反应时与Dw PA组及HC组相比表现更差,说明OCD患者的冲动控制功能受损;(2)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当中,OCD组的延迟折扣率k值与Dw PA组及HC组相比数值更高,说明OCD患者决策更冲动;(3)在运动冲动与选择冲动任务范式当中,由于OCD组与Dw PA组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可以推断OCD冲动控制功能受损不仅是OCD患者伴随的抑郁焦虑情绪引起的;(4)OCD组在时距知觉任务中表现出对2120ms以内的时距刺激长度的高估,说明OCD患者出现时间感觉延长的表现,同时,OCD患者对于时间的敏感性降低,时间加工精度相对变差,这一系列感知异常也不是由于其抑郁焦虑情绪引起的;(4)OCD患者存在对于时距知觉的敏感性降低、对于时间加工精度变差的现象,与其选择冲动与运动冲动功能异常可能存在相关;(5)OCD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运动冲动、选择冲动以及时距知觉之间存在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探讨了OCD患者运动冲动、选择冲动以及时距知觉的特征以及各种特质之间的关系,验证了OCD患者在运动冲动、选择冲动以及时距知觉能力上存在异常表现的假设,且该异常的行为表现可能是由其自身的强迫症状所引起,并非是由于其焦虑抑郁情绪所导致,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探索OCD患者自身症状成因以及预后等,同时也为OCD的治疗提供新的考量角度,并为相应研究提供启示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