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中药干预冠心病PCI术后瘀毒郁结证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散瘀解毒中药对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观察散瘀解毒中药和散瘀解毒开郁散结治法对于胸痹瘀毒郁结证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安全性;分析中药干预、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GRACE评分以及各类危险因素与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患者,符合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中医辨证为瘀毒郁结证者76例。符合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询问并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和评分量表,做相关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然后录入中央随机系统(技术支持由浙江省中医院提供),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和对照组(38)两组,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散瘀解毒中药和对照用药12周,每次领取中药量为1个月,由药物随机系统抽取编号,治疗用药分3次发放完毕,用药后随访观察6个月,early antibiotics治疗期结束和随访期结束分别询问并填写调查问卷和评分量表,并做相关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详细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各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及危险因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购买AY-22989(P>0.05);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支架次数、支架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如肌钙蛋白、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肾功能检查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心脏相关指标评估经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试验组干预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两组干预后均具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差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Hs-CRP比较,干预后均具有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差值比较治疗期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期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与0周干预前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中医有效率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为86.1%,对照组为74.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为91.7%,对照组为80.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痈评分五项包括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疾病认知程度(DS)、治疗满意程度(TS)比较,干预后较干预前两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CQQC评分比较,包括体力情况、病情,心理状况、一般生活、医疗情况、工作状况六方面,干预后较0周干预前比较两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综合总分比较,干预后较干预前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后组间差值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GRACE评分比较,干预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GRACE评分差值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GRACE评分危险分级比较: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试验组有1例因为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再入院,MACE共发生1例,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有5例患者因不稳定心绞痛再入院,1例再发心肌梗死再入院,2例发生心力衰竭,MACE共发生8例Z-VAD-FMK小鼠,发生率为22.8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8.经单因素相关分析,中药干预(r=0.302,P=0.011<0.05)、GRACE危险分级(r=0.271,P=0.022<0.05)、中医证候积分(r=0.303,P=0.010<0.05)、年龄值(r=0.237,P=0.047<0.05)与MACE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中医证候积分(r=0.311,P=0.008<0.01)、血清NT-pro BNP水平(r=0.403,P<0.001)、血清Hs-CRP值(r=0.317,P=0.007<0.01)与MACE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9.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 BNP数值的增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促进因素,P=0.037<0.05,具有统计学差异,OR=1.888(1.039-3.431);Hs-CRP值增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促进因素,P=0.023<0.05,具有统计学差异,OR=1.981(1.232-17.673)。结论:1.冠心病PCI术后胸痹瘀毒郁结证患者,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上,加散瘀解毒中药干预,可以改善中医瘀毒郁结证症状、改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等,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冠心病PCI术后胸痹瘀毒郁结证患者,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上,加散瘀解毒中药干预,可以提高心脏功能进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可以抵抗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进而显著降低NT-pro BNP值和Hs-CRP值。3.冠心病PCI术后胸痹瘀毒郁结证患者,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散瘀解毒中药干预,可以从身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生活维度方面显著提高生活质量。4.对于冠心病PCI术后胸痹瘀毒郁结证患者,中药干预、GRACE危险分级、年龄值与MACE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T-pro BNP水平、Hs-CRP值与MACE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血清NT-pro BNP、Hs-CRP数值的增加是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促进因素。5.对于冠心病PCI术后胸痹瘀毒郁结证患者,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散瘀解毒中药颗粒干预,可以通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功能,抗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等方式降低心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和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