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长期高盐诱导高血压大鼠中枢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长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Dahl大鼠60只,体质量(18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ZD9291作用,分别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含0.3%NaCl)、正常饮食给药组(0.3%NaCl+姜黄素150 mg·kg~(-1)·d~(-1))、高血压组(含8%NaCl)以及高血压治疗组(8%NaCl+姜黄素150 mg·kg~(-1)·d~(-1))。采用无创大鼠尾动脉监测系统测量每组大鼠血压变化。经姜黄素连续灌胃6周后,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然后处死大鼠提取下丘脑室旁核组织和血浆,采用RT-PCR、ELISA、免疫荧光检测下丘脑室旁核中NAD(P)H氧化酶亚基NOX2、NOX4、过氧化物歧化酶(SOD-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白细胞介素6(IL-6)、IL-1β、MCP-1及IL-10指标的RNA及细胞水平,采用DHE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活性氧NSC 127716价格簇的变化。结果:高盐饮食组大鼠经过6周姜黄素干预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降低[6周时:(125+7)mmHg比(153+6)mmHg,P<0.05];长期高盐饮食组大鼠经姜黄素干预后NOX2、NOX4、TLR4、MyD88、INon-cross-linked biological meshL-6、IL-1β、MCP-1及ROS水平明显较高盐饮食组降低(P<0.05),而SOD-1和IL-10表达明显较高盐饮食组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长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下丘脑室旁核中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有关。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阿魏酸乙酯抗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现在药理学研究表明阿魏酸乙酯(EF)具有抗炎的作用,但阿魏酸乙酯对抗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阿魏酸乙酯对抗炎的作用机制。使用中药系统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阿魏酸乙酯再使用DisGenNet及GeneGad数据库,得到的EF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VENN分析,将得到的共同靶点输入STRING平台进行PPI网络构建。共同靶点PPI网络导入Cytoscape构建核心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VENNY2.1对搜集得到的EF靶Medical geology点和疾病靶点进行VENN分析,EF与DisGeNET共同靶点0个,EF与Genegad共同靶点59个,DisGeNET与GeneGad共同靶点436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三者交集靶点共22个,视为EF可能对炎症产生影响。GO功能分析有BP主要富集在基因表达正调控,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D-0332991.html节,细胞凋亡过程的正调控,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相关。CC主要富集在大分子复合物,核质,常染色质,细胞点击此处核,染色质。MF主要富集在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相同的蛋白质结合,蛋白激酶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转录共激活因子结合,蛋白质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抗炎癌症的途径,抗炎信号通路等。该研究初步指出阿魏酸乙酯对抗炎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该物质对治疗抗炎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IL-3和IL-3+SCF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IL-3和IL-3+干细胞更多因子(stem cCL13900使用方法ell factor, SCF)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s,BMMC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为肥大细胞(mast cell, MC)的体外培养和功能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IL-3和IL-3+SCF诱导的BMMCs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35332,采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使用在线工具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在线软件分析DEGs的蛋白相互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枢纽基因。结果 通过R软件分析数据集GSE35332,共筛选出1 339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23个,下调基因616个。通过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共筛选出6个枢纽基因,分别为Psmd8,Psmd6,Psmd14,Psmc4,Psma6和Psma3。GO和KEGG分析显示枢纽基因主要集中在蛋白质水解、MHC I类分子呈递的抗原提呈和加工、泛素依赖性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及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 (CAP)Epstein-Barr病毒感染等相关通路。结论 本研究基于GEO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两种模式下诱导的小鼠BMMCs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6个枢纽基因参与泛素依赖性蛋白分解过程,为更深入研究MC体外培养和功能提供帮助。

低聚原花青素通过抑制TLR 4/NF-κB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和炎症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低聚原花青素(OPC)抑制TLR 4/NF-κB通路对糖尿病肾病Ipatasertib使用方法(DKD)大鼠的肾保护和炎症因子抑制作用。方Bucladesine体外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高脂高糖饮食制造DKD大鼠模型,后分别使用低、中、高剂量OPC(125、250和500 mg/kg)灌胃治疗DKD大鼠。8周后检测大鼠的血糖水平、肾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等肾损伤指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肾皮质中IL-1β、IL-6和MCP-1等炎症因子的浓度。Western blot分析TLR 4/NF-κB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OPC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球病理状态较模型组改善显著。与模型组相比,OPC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肾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robiotic characteristicsP均<0.05),血清、肾脏中IL-1β、IL-6和MCP-1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OPC中、高剂量组大鼠的TLR 4蛋白水平、p-IκBα/IκBα比值、p-p65/p65比值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OPC可抑制TLR 4/NF-κB通路,以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DKD大鼠模型肾损伤、炎症反应。

帕金森病背景下腹侧被盖区神经元调节小鼠焦虑行为的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丢失,神经元内路易小体(lewy body,LB)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小鼠损伤模型是最常用的PD动物模型之一,但现有研究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是否表现出显著的运动及情绪相关的非运动障碍仍存有争议。部分PD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常伴有焦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现有治疗手段对情绪症状无明显疗效,PD伴焦虑的发生机制和涉及的神经环路尚不清楚。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是中脑皮层边缘回路的中心,通过与多个脑区形成功能连接,将外界的刺激信息和反馈输出行为联系起来,参与焦虑情绪的表达及调节。鉴于此,本研究拟应用MPTP构建亚急性PD小鼠模型,观察分析不同剂量处理下小鼠纹状体和腹侧中脑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程度、小鼠行为表型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化学遗传的技术,观察VTA神经元激活后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目的:通过在体实验D-Lin-MC3-DMA试剂,观察MPTP的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行为表型及纹状体和腹侧中脑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程度;明确在MPTP诱导的亚急性PD小鼠模型的基础上,扰乱残余VTA区域神经元的平衡,是否会诱导小鼠出现焦虑表型,由此建立一个稳定的伴有焦虑状态的PD前驱期小鼠模型,明确PD前驱期伴焦虑状态下VTA区域的神经元是否参与焦虑状态的神经环路。方法:2月龄SPF级C57BL/6J小鼠,体重20-25 g,采用腹腔注射MPTP制备亚急性PD模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VTA部位注射AAV-9-hSyn-HA-hM3DqIRES-mCitrine病毒载体。运用小动物全自动智能分析笼、旷场、转棒、步态、高架十字迷宫、悬尾及Zn biofortification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及焦虑抑郁相关的情绪障碍;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及腹侧中脑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突触核蛋白(alpha-synu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凋亡坏死标志物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纹状体及腹侧中脑的DA神经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钙离子结合受体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运用化学遗传技术选择性激活VTA区域神经元后,进行旷场、悬尾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及焦虑抑郁相关的情绪障碍;免疫荧光检测VTA中HA标签与DA神经元、谷氨酸能(glutamate,Glu)神经元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GABA)神经元共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VTA、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腹侧海马体(ventral hippocampus,vHPC)、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及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各脑区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研究一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表型的初步研究:1.MPTP(160 mg/kg)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不表现出显著的运动障碍,仅表现轻微步态异常;2.MPTP(160 mg/kg)PD模型小鼠诱导黑质和纹状体损伤并表现显著的神经炎症反应;3.MPTP(160 mg/kg)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腹侧中脑和纹状体区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小胶质细胞激活;4.MPTP(240 mg/kg)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不表现出显著的运动障碍,表现步态异常;5.MPTP(240 mg/kg)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不表现出显著的焦虑抑郁障碍;6.MPTP(240 mg/kg)PD模型小鼠显著诱导黑质和纹状体损伤;7.MPTP(240 mg/kg)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VTA区域神经元发生激活;研究二基于化学遗传技术探索VTA神经元对小鼠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1.化学遗传激活雌性和雄性小鼠的VTA区域神经元显著增强小鼠在应激环境中的固有防御反应;2.化学遗传激活雌性和雄性小鼠的VTA区域神经元诱导小鼠出现焦虑样表型;3.化学遗传激活VTA区域神经元参与调节小鼠焦虑样表型;4.VTA-NAc DA神经元可能参与小鼠的焦虑样表型;5.VTA-vHPCselleckchem DA神经元可能参与小鼠的焦虑样表型;6.VTA-BLA DA神经元可能参与小鼠的焦虑样表型;7.VTA-mPFC神经环路可能参与小鼠的焦虑样表型。结论:研究一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表型的初步研究1.MPTP诱导的亚急性PD小鼠对应于临床上PD患者的前驱期状态——小鼠腹侧中脑内DA神经元大量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弥漫增生,但并不表现出显著的运动障碍和情绪障碍。研究二基于化学遗传技术探索VTA神经元对小鼠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1.激活VTA神经元,尤其是DA神经元,能够诱导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MPTP诱导的亚急性损伤小鼠,由于VTA DA神经元的部分丢失,其焦虑表型有所缓解;2.VTA、NAc、vHPC、BLA以及mPFC各神经元共同构成焦虑相关细胞集群参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调节。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P相关胃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四联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selleck泻心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及HP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与对照组(73.33%,22/30)相比更高(PPLX-4720 molecular weight<0.05);研究组HP根除率(80.00%,24/30)与对照组(53.33%,16/30)相比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与对照组(13.33%,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rine biomarkerP>0.05);研究组HP复发率(6.67%,2/30)与对照组(30.00%,9/30)相比更低(P<0.05)。结论:HP相关胃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促进HP根除并减少复发,安全性较高。

生物响应型金属有机框架基抗菌剂对抗顽固性内植物相关感染

细菌生确认细节物膜感染持续导致许多疾病,对开发非抗生素抗菌策略以消除生物膜而不发生细菌耐药性演变的需求越来越高~([1-3])。在此,我Docetaxel说明书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体增敏热疗”策略,通过对金属有机框架(MOF)基普鲁士蓝(PB)纳米载体(MSDG)的智能设计来实现显著的细菌杀伤。一旦MSDG到达生物膜微环境(BME)中,酸性激活的MOF降解将释放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随后在谷胱甘肽介导下产生硫化氢(H_2S)气体。在近红外光照射下,MSDG产生的H_2S气体增敏温热治疗,通过H_2S诱导的细胞外DNA(eDNA)损伤和热诱导的细菌死亡,有效清除生物膜。生物膜中产生的H_2S气体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以重塑免疫微环境。随后,M2巨噬细胞分泌大量与再生有关的细胞Biofuel combustion因子,在内植物相关的感染模型中,通过逆转感染引起的促炎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总之,这种BME响应型纳米抗菌剂可以实现生物膜特异性的H_2S增敏温热治疗根除生物膜以及免疫调节组织再生,从而实现难治性内植物相关生物膜感染的精准治疗。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肾功能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肾功能损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18岁维吾尔族11 782人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NSC 119875体外验分析肾功能损伤程度差别;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肾功能发生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中,发生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20.7%,其中轻度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19.5%,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所占比例为1.1%,性别(χ~2=-14.871,P<0.001)、年龄(χ~2=884.842,P<0.001)、腰高比(χ~2=-12.088,P<0.001)、尿酸(uric acid, UA)(χ~2=-9.006,P<0.001)、FBG点击此处(χ~2=-7.156,P<0.001)、血脂异常(χ~2=-9.992,P<0.001)、高血压(χ~2=-13.706,P<0.001)、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患病史(χ~2=-8.316,P<0.001)、CVD家族史(χ~2=-2Hereditary thrombophilia.490,P=0.013)、嗜盐(χ~2=-2.373,P=0.0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R=2.373, 95%CI:2.144~2.627,P<0.001)、高龄(OR=95.081, 95%CI:63.375~142.651,P<0.001)、高尿酸血症(OR=2.277, 95%CI:1.726~3.004,P<0.001)、血脂异常(OR=1.358, 95%CI:1.222~1.508,P<0.001)、CVD家族史(OR=1.302, 95%CI:1.072~1.580,P=0.008)均会加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结论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中女性、高龄、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CVD家族史是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同时上述因素均会加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提升该人群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益脾除湿汤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脾除湿汤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间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皮肤科门诊收录的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共7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外用丹皮酚软膏(每日三次,外擦皮损处)作为基础治疗RAD001抑制剂,治疗组给予益脾除湿汤(每日两次,一次150ml),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日一次,一次8.8mg),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在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观察患者的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疗前,两组EAS 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皮损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红斑、水肿/丘疹、表皮剥脱、苔藓样变等表现均较治疗前减轻,ultrasound in pain medici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 I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较治疗前均减少,且治疗组瘙痒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益脾除湿汤组总有效率为9 1.1 7%,VE-822采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 5.7 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脾除湿汤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有效;2.益脾除湿汤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疗效优于枸地氯雷他定。

益母草碱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母草碱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建立结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低剂量实验组(180 ng·g~(-1)益母草碱)、高剂量实验组(360 ng·g~(-1)益母草碱)、高剂量+空载组(360 ng·g~(-1)益母草碱+空载质粒)、高剂量+cGAS敲低组(360 ng·g~(-1)+cGAS siRNA质粒)。分组处理后测定肿瘤体积与质量,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相对阳性表达及CD4~+T与CD8~+T阳性细胞数,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小鼠CD4~+T与CD8~+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 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高剂量+空载组、高剂量+cGAS敲低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 088.32±70.82)、(468.20±24.28)、(480.01±23.78)和(998.99±32.84)mm~3,cGAS相对阳性表达分别为1.00±0.00、5.18±0.73、5.30±0.80和1.12±0.46,STING相对阳性表达分别为1.00±0.00、5.64±0.81、5.48±0.75和1.14±0.50,CD4~+T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0.25±5.82)、(118.64±15.30)、(113.25±16functional biology.65)和(48.74±7.10)个,CD8~+T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9.76±6.12)、www.selleck.cn/products/dinaciclib-sch727965(143.68±16.80)、(135.75±17.42)和(57.01±8.24)个。高剂量PUN30119纯度实验组、高剂量+空载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cGAS敲低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母草碱可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而增强结肠癌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抑制小鼠肿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