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早期NSCLC 13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获悉更多除术69例作为对照组,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6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纵隔淋巴结清Ipatasertib扫个数、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biomimetic transformation对照组(P<0.05)。2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FVC、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老年早期NSCLC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Author: admin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目前缺乏预测出血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与AIS出血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但SHR是否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有关尚未十分明确。目的 探究SHR与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HR。根据急性期内复查CT/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n=58)和无出血转化组(n=262)。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根据SHR第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HR组(n=236)和高SHR组(n=84),比较两组出血转化发生率;根据AIS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79)和非糖尿病组(n=241),再根据SHR第三四分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Y-27632浓度低SHR亚组和高SHR亚组,探讨糖尿病对SHR与出血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 出血转化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所占比例及SHR高于无出血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PT-330生产商,基线NIHSS评分[OR=1.041,95%CI(1.003,1.080)]、SHR[OR=3.328,95%CI(1.304,8.491)chronic infection]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急性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高SHR组的出血转化发生率[29.76%(25/84)]高于低SHR组[13.98%(33/236)](P<0.05)。进一步调整年龄、基线NIHSS评分、心房颤动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HR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急性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244,95%CI(1.215,4.146),P=0.010]。糖尿病组中,高SHR亚组出血转化发生率[36.00%(9/25)]高于低SHR亚组[14.81%(8/54)](P<0.05);非糖尿病组中,高SHR亚组出血转化发生率[28.81%(17/59)]高于低SHR亚组[13.19%(24/182)](P<0.05)。结论 SHR是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是否患有糖尿病无关。
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明确指出,需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最终确定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但关于PSCI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Talazoparib细胞培养素,为PSC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genetic background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8 677例患者,其中PSCI患者4 322例,非PSCI患者4 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1.06,1.14),P<0.00001]、受教育程度[OR=0.82,95%CI(0.78,0.85),P<0.000 01]、高血压[OR=2.69,95%CI(1.90,3.81),P<0.000 01]、糖尿病[OR=1.95,95%CI(1.58,2.39),P<0.000 01]、心房颤动[OR=2.92,95%CI(1.92,4.45),P<0.000 01]、卒中史[OR=2.68,95%CI(1.95,3.68),P<0.000 01]、Fazakas评分[OR=1.86,95%CI(1.57,2.21),P<0.000 01]、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44,95%CI(1.17,1.77),P=0.000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8,95%CI(1.02,1.14),P=0.006]、饮酒[OR=2.85,95%CI(2.00,4.04),P<0.00001]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现有研究AY-22989抑制剂证据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卒中史、Fazaka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个月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以减少PSCI的发生。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CRF)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adult medulloblastoma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结果共纳入91例患者, 化疗前、化疗3周后及化疗6周后各期重度CRF的发生率分别为1.1%(1/91)、8.8%(5/57)、2.1%(1/48)。广义估计方程显示, CRF总分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在化疗3周后达到顶峰(35.45 ± 13.07)分, 轻度CRF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BMI和睡眠日间功能障碍是CRF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疾病分期、是否存在MK-4827体内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是不同严重程度CRF变GW4869研究购买化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CRF问题突出, 医护人员应对BMI异常、日间功能障碍的高危个体给予关注。
造血细胞激酶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造血细胞激酶(HCK)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2019年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和既往体健的80例肝外伤破裂患者,收集其手术切除后的液氮冻存组织标本。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培养传代后分为3组,空载体组转染HCK阴性对照质粒,HCK过表达组转染HCK过表达的质粒,HCK+LY2109761组转染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109761处理的HCK过表达质粒。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K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K蛋白和TGF-β_1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GF-β_1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du实验观察细胞Edu阳性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 肝癌组织GSI-IX抑制剂中HCK mRNA和Adherencia a la medicació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2.48±0.42)比(1.00±0.08)、(0.68±0.14)比(0.37±0.09)],HCK过表达组HCK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载体组[(2.26±0.31)比(0.96±0.05)](均P<AZD6738分子式0.05)。HCK过表达组TGF-β_1水平和TGF-β_1、磷酸化母亲信号蛋白同源物通路2蛋白水平均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培养72、96、120 h后,HCK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空载体组,而HCK+LY2109761组均低于HCK过表达组(均P<0.05)。HCK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低于空载体组,Edu阳性率高于空载体组,细胞侵袭数多于空载体组(均P<0.05);HCK+LY210976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HCK过表达组[(9.65±0.15)%比(1.96±0.08)%],Edu阳性率低于HCK过表达组,细胞侵袭数少于HCK过表达组[(44±6)%比(67±7)%、(120±10)个比(276±17)个](均P<0.05)。结论 HCK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HCK可能通过激活TGF-β_1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抑制其凋亡。
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疾病分期的关系探究
目的更多:探究及分析组织乙醛脱氢酶1(ALDH1)及Musashi-1蛋白(Musashi-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8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ALDH1及Mselleck HPLCusashi-1表达情况,比较观察组不同年龄、疾病分期患者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疾病分期的关organ system pathology系。结果:观察组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患者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分期较高患者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均高于疾病分期较低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组织ALDH1及Musashi-1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疾病分期呈正相关(rs=0.856、0.823,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ALDH1及Musashi-1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因此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不同性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炎症和免疫因子水平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性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炎症因子与免疫因子水平。方法 选取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10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组(A组)、良性多发磨玻璃结节组(B组)和良性单发磨玻璃结节组(C组)。检测三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selleck化学,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和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和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PD0325901浓度lin M,IgM)的水平。结果symbiotic bacteria A组、B组患者TNF-α、IL-1β、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C组,CD3~+、CD4~+、CD8~+、CD4~+/CD8~+、IgG、IgA和IgM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TNF-α、IL-1β、IL-6、IL-10、CD3~+、CD4~+、CD8~+、CD4~+/CD8~+、IgG、IgA和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高,免疫因子水平较低,检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炎症及免疫因子水平可以作为鉴别结节性质的辅助手段。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教学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基于KPCI-32765供应商ing达标理论的综合教学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选取60名肿瘤内科实习医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研究组采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教学,包括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GSK J4体内实验剂量se-basebiogas slurryd learning)、情景模拟、慕课等。均带教3个月。对比两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运用SPSS 26.0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前两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教学与科研方向的岗位胜任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带教后均较带教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文献查阅能力、拓宽知识面、指导未来临床工作、增强自信心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教学可提高实习医师的考核成绩和岗位胜任力,还可提高其满意度。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IFN-α、IL-6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干扰素(IFN-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3-MA分子量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89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15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alemetostat-ds-3201.html察组血清中VEGF、IFN-α、IL-6水平变化,分析其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观察组VEGF、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30岁、肌瘤数目≥2个、肌瘤最大径≥5 cm的子宫肌瘤患者VEGF、IL-6水平高于年龄<30岁、肌瘤数目<2个、肌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IFN-α水平低于年龄<30岁、肌瘤数目<2个、肌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medication abortion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肌瘤数目、肌瘤最大径最大径均为VEGF、IFN-α、IL-6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IL-6水平之间互相呈正相关(r=0.692,P<0.05);IFN-α与VEGF、IL-6水平呈负相关(r=-0.419、-0.561,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IL-6水平较高,IFN-α水平较低,肌瘤数目、年龄及肌瘤最大径为影响其水平的因素。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辅助筛查前列腺癌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评估PLR和NLR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至2015年PCa和BPH住院患者96人:分析两组患者初诊PLR,NLHepatocyte incubationR差异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PCa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03.6(Colforsin采购IQR,88.1~120.7),BPH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27.2(IQR,91.0~183.8),PCa初诊患者的P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11);PCa患者NLR中位数1.95(IQR,1.4~2.8),Z-VAD-FMK试剂BPH患者NLR中位数2.6(IQR,1.7~4.5),PCa初诊患者N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08);应用ROC曲线分析,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64(95%CI,0.554~0.773),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536~0.750),两指标均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计算PLR和NLR的最佳cutoff值,PLR小于145,NLR小于2.55作为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依据,PLR小于145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高达92.9%。结论PLR,NLR可作为有价值指标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