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T监测气体摆动评估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应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监测气体摆动(Pendelluft)水平,评价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评估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指标,以期快速识别无创机械通气的高风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0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无创机械通气患者(37selleck NMR例),根据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无创通气成功组(11例)和无创通气失败组(2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原发病、血气分析等临床资料,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第1个24小时内,bioactive dyes应用EIT技术监测患者气体摆动水平。采用SPSS23.0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气体摆动、氧合指数等差异,应用ROC曲线比较气体摆动与氧合指数对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评估能力。结果:(1)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与失败组在年龄、性别、BMI、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呼吸频率、心率、MAP、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组相比,成功组的气体摆动水平更高(P<0.05),ROC曲线提示气体摆动振幅、吸气相时间、呼气相时间预测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 AUC 分别 0.815、0.799、0.774,Cut-off 值分别为 45.1124、0.475s、0.075s;气体摆动振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92.3%。(3)与更多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组相比,成功组氧合指数更高(P<0.05),氧合指数预测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AUC为0.787,Cut-off值为153mmHg,灵敏度与特异度为90.9%,57.7%。与氧合指数相比,气体摆动评估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准确率和特异度更高。结论:应用EIT监测患者气体摆动水平可以评估无创通气的效果,且气体摆动评估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准确率和特异度均高于氧合指数。气体摆动水平是一项创新且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指标,可即时床旁监测,可行性、重复性好,对于早期识别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高危患者,以及降低延迟气管插管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