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不同提取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与分析

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UPLC-HRMS)对刺梨不同提取物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通过数据库确MK-1775认注释并鉴定代谢物,在二级质谱信息下共鉴定出316种代谢物。运Disease genetics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刺梨不同提取物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存在代谢物差异。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 VIP,VIP>1.3)值、P<0.01和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FC≥3和FC≤0.1)可筛选出4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路分析功能,发现有11条代谢途径。其中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最为显著,共计4个代谢物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通路Ferrostatin-1半抑制浓度。该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之间的代谢物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持。

脏腑风湿理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发作期—缓解期”反复交替的病程特点,病原体感染、温度等环境因Transfusion medicine素是导致其发生与加重的重要因素。脏腑风湿理论是基于传统中医“痹证”“伏邪”理论所创立的新学说,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重要思路。本文基于中医学理论、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证据,系统论述了脏腑风湿理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中医药有效治疗方法。并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有效方药临床研究,补充此网站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通过表型组学等手段,揭示“新感”与“伏邪”等中医宏观概念的免疫学本质;通过现代中药药理及多组学技术,探究有效中药复方的内在机制,筛选有效药物成分及治疗靶标,从而切实提升自身Ferrostatin-1体内免疫性疾病临床疗效,促进本领域中西医融合发展。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剂SRT1720下调急性颅脑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应激

背景:有研究显示在急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中,以药物激活沉默selleck HPLC信息调节因子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后能明显升高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表达,降低脑组织炎症应激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剂SRT1720减轻大鼠急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取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unflower mycorrhizal symbiosis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模型组、激活剂组建立急性颅脑损伤模型,6 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激活剂组分别腹CL13900生产商腔注射二甲亚砜溶液、二甲亚砜溶液、SRT1720,1次/d,连续注射28 d。设定取材时间点,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脑组织形态、细胞凋亡与血管新生以及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注射7,14,28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剂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 <0.05);(2)注射7,14,28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P <0.05),血清中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 <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剂组大鼠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P <0.05),血清中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 <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P <0.05);(3)注射7,14,28 d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多于假手术组(P <0.05),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多于模型组(P <0.05);注射7,14,28 d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 <0.05),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 <0.05);注射7,14,28 d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4)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RT1720通过下调急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氧化和炎性应激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来减轻脑组织损伤。

白藜芦醇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协同改善阿霉素诱导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高效且临床应用最普遍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可用于多种恶性肿selleck抑制剂瘤的治疗。但由于DOX所引起的氧化还原失衡,其临床应用受到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的限制。因此,DOX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尚未确定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DOX引起急性心脏毒性的发病率约为11%,其症状大多是可逆的。早期识别并干预对于减少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获得更好的预后至关重要。外源性补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FGF1)可以减少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FGF1是FGF家族的创始成员,参与广泛的生物过程,在心血管疾病中以抗氧化益处而闻名。但FGF1具有很强的促有丝分裂活性,长期使用会增加致瘤风险,这限制了 FGF1在体内的应用。如何在抑制FGF1促增殖活性的同时,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究。天然产物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干扰多种致瘤信号通路,而且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一种天然产物在抑制FGF1促增殖活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的抗增殖特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RES已被证明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作为替代或辅助治疗。低剂量RES的急性治疗已被证明可以在各种疾病模型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RES不仅可以预防或减缓恶性肿瘤的进展,而且能够提高DOX的抗癌效果。然而,RES是否可以在抑制FGF1促有丝分裂活性的前提下,增强DOX的抗癌效果,同时发挥其对DOX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下调核因子红系 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可进一步加重DOX诱导的心肌氧化损伤,而RES可增加NRF2的表达和转录活性,以减弱氧化应激损伤。FGF1也可通过刺激NRF2的核移位和增加抗氧化蛋白的表达来减少氧化应激。然而,RES与FGF1是否是通过激活NRF2相关信号通路来抑制DOX治疗后的心脏毒性仍需进一步探索。最近研究表明,RES是sirtuin 1(SIRT1)的有效激动剂,其对DOX诱导的氧化应激的抵抗依赖于SIRT1的激活。但大量研究指出,RES还可以调控多种其它信号通路以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即RES可以通过依赖和不依赖SIRT1信号途径发挥其保护作用。此外,有研究指出,SIRT1介导了 FGF1对DOX诱导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然而,RES与FGF1联合用药对DOX所致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SIRT1仍然未知,且SIRT1与NRF2之间的调控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研究目的1.验证RES对于FGF1促增殖活性的拮抗作用,及两者联合应用对DOX所致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2.探究NRF2对RES和FGF1联合治疗以减轻DOX所致急性心脏毒性的介导作用。3.探究RES与FGF1联合用药对DOX所致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SIRT1,以及SIRT1与NRF2之间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构建将八周龄C57BL/6雄性小鼠根据实验设计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根据分组腹腔注射RES(10 mg/kg/day)、FGF1(0.5 mg/kg/day)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天。7天后,单次腹腔注射20 mg/kg DOX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4小时后给予各组小鼠安乐死。2.细胞模型构建用20 μMRES和(或)100ng/ml FGF1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膀胱癌细胞(5637)和乳腺癌细胞(MCF-7)24小时。利用短发夹RNA(Shorthairpin RNA,shRNA)转染技术沉默H9c2细胞中的Nrf2或Sirt1基因,然后根据分组使用1μM DOX,20 μM RES,100 ng/ml FGF1和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分别或同时处理H9c2细胞24小时。3.细胞活力检测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的活力。4.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5.一般指标检测检测小鼠心脏组织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Regorafenibtinephospho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小鼠肌钙蛋白 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6.组织病理学检测6.1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t,IF)染色检测CD68、NRF2、血红素氧合酶(lethal genetic defectHeme oxygenase-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dehydrogenase 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6.2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小鼠心脏中细胞凋亡执行者:裂解的半胱天冬酶(Cleaved caspase-3)、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7.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使用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染色和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染色检测 ROS 的生成情况。8.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白介素 1α(Interleukin-1α,Il1a)、Il1b、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 mRNA 水平。9.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Cleaved caspase-3、促凋亡蛋白 B 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核因子κB激酶亚基抑制剂α(Inhibitor ofnuclear factor κB kinase subunit α,IKBα)及磷酸化的 IKBα(p-IKBα)、p65及磷酸化的 p65(p-p65)、超氧化物歧化酶 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及 SOD2、氧化氢酶(Catalase,CAT)、核内 NRF2(n-NRF2)、HO-1、NQO1、SIRT1、乙酰化p53(Acetyl-p53,Ac-p53)、乙酰化叉头转录因子(Acetyl forkhead box O1,Ac-FOXO1)及 Kelch 样 ech 相关蛋白 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蛋白表达水平。10.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表示。各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随后进行Tukey’s or Sidak’s post hoc test。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RES可显著拮抗FGF1的促增殖活性CCK-8结果表明RES可以有效抑制HepG2细胞、5637细胞和MCF-7细胞中FGF1的促增殖活性。TUNEL染色结果表明FGF1处理抑制了 MCF-7细胞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而RES的干预明显逆转了这一趋势。2.RES和FGF1联合应用可减轻DOX所致急性心脏毒性2.1 RES和FGF1联合应用可减轻DOX所致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小鼠血清中CK、LDH和cTnⅠ含量在DOX组中显著升高,RES或FGF1的干预可明显降低DOX组小鼠上述心肌损伤的指标,RES与FGF1的联合使用进一步改善上述指标。IHC染色结果表明,DOX干预使小鼠心脏中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相较于Ctrl组显著升高,RES或FGF1的单独给药降低了 DOX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升高,而RES与FGF1联合用药使其表达进一步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在DOX处理的小鼠心脏中,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与BAX蛋白表达之比降低,RES和FGF1单独用药降低了 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增加了 BCL-2/BAX的比值,RES与FGF1联合给药后进一步促进了上述指标的变化。2.2 RES和FGF1联合应用可缓解DOX所致心脏炎症RT-qPCR结果表明,Il1a、Il1b、Il6、Tnfa和Mcp1的mRNA水平在DOX组中显著升高,RES或FGF1的干预可明显降低DOX组小鼠上述心脏炎症指标的表达,RES与FGF1联合用药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IF染色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DOX导致小鼠心脏中CD68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被RES和(或)FGF1的治疗所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小鼠心脏中p-IKBα/IKBα、p-p65/p65的比值因DOX的处理而显著升高,而RES或FGF1的单独应用使上述比值降低,DOX组中的这一趋势在RES和FGF1联合用药组被进一步抑制。2.3 RES和FGF1联合应用可改善DOX所致心脏氧化应激DHE染色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DOX组小鼠心脏中ROS的生成明显增加,RES或FGF1的单独给药明显减少了 ROS的生成,RES与FGF1联合给药后进一步减少了 ROS的生成。在DOX的处理下小鼠MDA水平明显增加,GSH水平显著降低,但在RES或FGF1给药组中MDA水平明显降低,GSH水平明显增加,RES与FGF1联合给药后进一步抑制了在DOX处理下上述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相较于Ctrl组,DOX的干预明显降低了小鼠心脏中CAT、SOD1及SOD2的蛋白表达,而RES和(或)FGF1的处理显著改善了上述指标的降低。3.RES和FGF1联合治疗提高了 NRF2在DOX诱导的心脏毒性中的活性IF染色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DOX引起的小鼠心脏n-NRF2及其下游HO-1和NQ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RES或FGF1的单独用药增强了 DOX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RES和FGF1的联合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蛋白表达。DHE染色和DCFH-DA染色结果显示,敲低Nrf2基因取消了 RES与FGF1联合应用对于DOX诱导的ROS生成的保护作用。4.RES和FGF1的联合治疗通过激活SIRT1提高了 NRF2的活性IHC染色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小鼠心脏中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DOX组显著降低,而Ac-p53和Ac-FOX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ES和(或)FGF1的治疗逆转了上述趋势。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相较于NC-shRNA组,敲低Sirt1显著降低了 DOX暴露后H9c2细胞中SIRT1及n-NRF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了 Ac-p53、Ac-FOXO1、KEAP1的蛋白表达,并且取消了 RES与FGF1联合应用对DOX所致上述指标变化的改善作用。DHE染色和DCFH-DA染色结果表明,与NC-shRNA组相比,Sirt1-shRNA的使用显著增加了 DOX暴露后H9c2细胞中ROS的产生,也取消了 RES和FGF1联合治疗对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5.SIRT1和NRF2之间形成正反馈环以改善DOX所致氧化应激损伤在H9c2细胞中转染Nrf2-shRNA后,与NC-shRNA组相比,Nrf2敲低组显著降低了 SIRT1、n-NRF2、HO-1及NQO1的蛋白表达,增加了 Ac-p53的蛋白表达,并且取消了 RES 和 FGF1 联合干预对 DOX 处理下 SIRT1、n-NRF2、HO-1、NQO1 及 Ac-p53蛋白水平的逆转。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DOX处理的H9c2细胞中,敲低Nrf2基因后,SIRT1及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c-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加入SIRT1激动剂RES后并不能显著改变上述指标。而当DOX处理的H9c2细胞转染Sirt1-shRNA后,与NC-shRNA组相比,Sirt1的沉默使HO-1及n-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使用NRF2激动剂SFN并不能明显改变上述指标。研究结论1.RES可以拮抗FGF1的促增殖活性,两者联合应用可改善DOX所致心肌损伤、细胞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2.RES与FGF1联合用药是通过激活SIRT1和NRF2活性,从而改善DOX诱导氧化应激损伤。3.SIRT1和NRF2之间形成正反馈环以介导RES联合FGF1对DOX心脏毒性的改善作用。

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在德安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selleck Nirmatrelvir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0例),对比2组血清TSP-1水平、心肌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血清TSP-1水平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重构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TS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Ⅱ级患者血清TSP-1水平最低,Ⅳ级患者血清TSclinical oncologyPselleckchem CL 318952-1水平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P、LV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DD、LVPW、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SP-1水平与LAP、LVRI呈负相关,与LVEDD、LVPW、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TSP-1水平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重构存在一定关系,可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最常见恶性Blebbistatin纯度肿瘤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机体内一种清除活性氧的金属酶,在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被认为是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扇屏障,能够特异性清除正常机体代谢过程中生成·_2O~-,从而降低DNA氧化应激BMS-907351损伤和突变,避免其向肿瘤演化。癌症具有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典型等特点,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各地区、城乡医疗资源差距明显,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寻求一种便捷、高效、经济的早期筛查指标,本文将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西安市中心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及瑞美实验室管理系统共收集12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9例结直肠癌患者,13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采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诊断、既往史、术后病理等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检验数据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 uperoxide dismutase,T-SOD)、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使用SPSS统计软件26.0版本分析血清T-SOD在结直肠癌不同分期中水平差异。根据ROC曲线确定T-SOD以及T-SOD与TC及CEA联合指标的AUC、截断值和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其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血清T-SOD表达情况结直肠癌组T-SOD水平(147.61±29.54)低于息肉组(171.62±19.63),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t=7.725,P<0.05)。2.血清T-SOD在不同部位及不同TNM分期表达情况。直肠癌血清T-SOD水平(159.44±31.24)显著高于右半结肠癌(137.45±25.08)和左半结肠癌(142.07±26.53),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F=7.846,P<0.05)。结直肠癌TNM分期中血清T-SOD随着分期增高而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F=6.736,P<0.05)。3.血清T-SOD及TC、CEA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血清T-SOD、TC、CEA临床数据绘制ROC曲线,检索当约登指数最大值时,其所对应的血清T-SOD截断值为151.5,AUC=0.76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5.0%。血清T-SOD与TC组合AUC=0.788,敏感度69.0%,特异度83.5%。三种指标组合AUC=0.875,敏感度79.1%,特异度86.5%。结论: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SOD水平相较于对照组降低,随着病理分期增高,血清T-SOD水平逐渐下降,提示血清T-SOD降低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相关。2.直肠癌患者血清T-SOD水平高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癌,提示血清T-SOD降低程度与肿瘤部位相关。3.ROC曲线提示T-SOD与TC、CEA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有一定价值。

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病人75例,按随机数法分为PRP组、ESW组和联合组3组,每Belnacasan分子式组25例。PR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2次自体PRP治疗;ESWSBE-β-CD细胞培养组进行4次ESW治疗;联合组进行2次自体PRP注射和4次ESW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12和24周分别采用VAS评估肩关节疼痛,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VAS评分较低,治疗后12、24周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和ESW组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12、24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MS评分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比较,ESW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CMS评分较高,治疗结束后12、24周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组和ESW组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12、24周CMS评分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milial genetic screening(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体PRP注射联合ESW能够有效缓解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病人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GSTM5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5(GSTM5)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点击此处AC)、GSTM5过表达质粒(SKM-1ovGSTM5)和谷胱甘肽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分别处理SKM-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GSTM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GSTM5蛋白表达水平,CCK-8试验检测SKM-1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KM-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另采用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测定GSH水平。结果 与对照相比,过表达GSRoxadustat纯度TM5质粒后SKM-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C处理及过表达GSTM5的SKM-1细胞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BSO处freedom from biochemical failure理SKM-1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GSTM5可通过调控GSH水平抑制SKM-1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作为MDS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血常规参数、C-反应蛋白及淀粉样蛋白A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参数、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并研究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的一般资料,并将其作为A组;同时分析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Elexacaftor化学结构作为B组。根据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将B组患者分为轻度组(Gensini积分≤40分,34例)、中重度组IOP-lowering medications(Gensini积分>40分,46例)。比较各组血常规参数、CRP、SAA水平及Gensini积分;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宽度(PDW)、BMS-907351生产商CRP、SAA水平均更高;与轻度组比,中重度组患者上述指标及Gensini积分均更高;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WBC、NEUT、PLT、PDW、CRP、SAA水平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66、0.427、0.388、0.417、0.368、0.414)(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参数、血清CRP、SAA水平均存在显著异常情况,且其水平升高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临床中可采取相应措施尽早进行干预,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胶质母细胞瘤中铁死亡相关基因GCLC的临床和生物学意义

目的: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已被证明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治疗肿瘤的潜在靶点,而铁死亡相关基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GCLC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免疫组化检测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的表达,分析GCLC与患者临床相关参数以及淋巴细胞的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与GCLC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网络。用Linked Omics数据库筛选GCLC的共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用TISIDB数据库分析GCLlow- and medium-energy ion scatteringC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发现GCLC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大EGFR抑制剂多数肿瘤中过度表达,GCLC m RNA表达量在GBM样本中明显高于非肿瘤脑组织样本。GCLC表达量与WHO分级、IDH状态、1p/19q共缺失以及年龄显著相关。免疫组化发现GBM组织中的GCLC蛋白高于正常组织水平。GO-BP(Gene ontology biological process)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离子转运、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以及铁死亡被明显富集。我们还发现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GCLC的表达与几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免疫相关标记物明显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GCLC的表达在GBM中显著上调,并与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参数相关。GCLC的过表达可以影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免疫相关因子的丰度。GCLC表达的调节可能selleck产品是诱导铁死亡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