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衡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痰瘀互结型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消化道不良MC3体内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治疗后,2组咳嗽、干湿啰音、肺部哮鸣音、咽痛等症状积分Dolutegravir使用方法及PCT、CRP、IgE、ECP水平与WBC、EO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Saliva biomarker验组发热、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8.00%,χ~2=0.154,P=0.695)。结论 加味千金苇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瘀互结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缩短康复时间,减轻炎性反应,且消化道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
全转录组关联分析中分类表型的网络回归统计推断方法研究
背景:当今组学时代,各种高通量组学技术蓬勃发展且日趋成熟。已经基本实现了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组学分子标记映射到生物分子网络中,从而形成整合系统生物学与网络医学的研究框架。从网络医学的角度来看,复杂疾病很少是由单个基因的异常引起的,而是由多个基因联合作用的结果,多个基因往往错综交织成一个交互网络,正是该网络控制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识别与复杂疾病相关的基因网络可以更全面的解释疾病的内在网络遗传机制。然而,要探索基因网络和复杂疾病间的关联性,需要在同一样本中同时获取基因表达谱数据和疾病表型数据,目前有很多研究转录组与疾病关系的国际公开数据集,但其样本量往往不大,会产生较低的检验效能。以全转录组关联研究(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TWAfever of intermediate durationS)为代表的,跨组学数据整合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得到大样本基因表达数据的设计框架。然而,现有的大多数TWAS方法局限于单基因连续型性状,仅有的两种多基因TWAS方法(FOCUS和FOGS)也忽略了多基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此外,生物医学研究中分类表型是很常见的,若直接将其作为数量性状代入到已有的TWAS分析框架,势必会损失信息。为此,亟需发展针对分类表型的TWAS网络回归统计方法,更好的为解释复杂性状背后的基因网络生物学机制提供统计学支撑。目的:本研究将识别复杂疾病潜在生物网络标记问题与跨组学TWAS方法相结合,针对分类性状,秉承“结构拆分→数理整合”的建模理念,提出基于两阶段TWAS设计的网络回归比例优势逻辑模型,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网络与分类表型之间的关联,识别疾病相关的显著基因和基因-基因相互作用,以期为探索复杂疾病内在网络机制提供统计学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在全转录组关联研究中针对分类表型建立网络回归比例优势逻辑模型(Proportional Odds LOgistic model for NEtwork regression,PoLoNet),以检测基因网络与分类表型之间的关联。PoLoNet依赖于两阶段TWAS框架。首先在eQTL研究中采用分布鲁棒的非参数狄利克雷过程回归模型(Dirichlet process regression model,DPR),得到基因型对基因表达的效应估计,进而将该效应估计代入GWAS研究,获得GWAS研究中基因表达预测值,并将其作为网络中的点。然后,PoLoNet使用点互信息(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PMI)来表征网络节点之间的多类型复杂关系,即网络中的边。为了突出PoLoNet检测节点之间复杂关系的优势,本研究将其与基于积矩项(product moment,PM)表示边的方法进行比较,积矩项在捕获线性关系时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后将所有节点和边纳入模型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公共数据库,其中,基因表达数据来GSK1349572研究购买自GEUVADIS研究,疾病网络结构数据来自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GWAS 数据以及表型数据来自UK Biobank。1.统计模拟部分,使用KEGG中阿尔兹海默症通路的一个分支进行模拟研究(Alzheimer disease,AD,hsa05010-nt06412)。AD 分支网络包括 12 个点和 13 条边,根据GEUVADIS数据集,分别用DPR和贝叶斯稀疏线性混合模型(Bayesian Sparse Linear Mixed Model,BSLMM)得到基因表达预测值,并用PMI和积矩项表示节点间的多类型关系,用积矩项表示边的方法称为PPNT(Proportional odds logistic model using the Productmoment in Network TWAS,PPNT)。随后分别在不同结局分类类型、不同样本量、不同类别间样本比例(包括样本极度不平衡)、不同节点间相关模式、不同基因表达预测方法等模拟情形下,全面评估PoLoNet的一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此外,为了模拟实验的完整性,还补充了随机挑选节点和边、与单基因TWAS方法的比较、网络中某些基因节点缺失等方面的模拟。2.实际数据分析部分,选择UK Biobank中血压(blood pressure)和双相情感障碍与重度抑郁(bipolar and major depression status)两种性状,并根据指南将数据类型分为二分类和有序多分类。在KEGG中选择与这两种性状相关的生物网络,包括与血压相关的22个网络和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9个网络,并将每个网络中包含的基因与GEUVADIS研究中eQTL数据相匹配,获取最终纳入模型的基因网络。进一步基于TWAS框架获得基因的预测表达值(网络节点),并分别计算PMI和PM表征网络边,最后,对疾病的两种分类结局进行分析,以说明PoLoNet在实际数据分析中发现疾病相关的显著基因和基因-基因相互作用方面的优势。考虑到TWAS的网络回归中节点和边往往高度相关,而常用的多重检验方法Bonferroni校正过于严格,所以本研究采用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 rate,FDR)调整P值,并将FDR显著性阈值设置为0.05。结果:1.在二分类结局的各类模拟情形结果中,PoLoNet和PPNT在检测节点效应和边效应时都有稳定的一类错误控制率。正如预期的那样,当仅评估点效应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和类别间样本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两种方法对点效应的检验效能都随之增加,但相差不大。当评估边效应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和类别间样本比例逐渐趋于平衡,当节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时,PoLoNet在检验效能上明显高于PPNT并且增长速度也快于PPNT,即使是在类别间样本比例极度不平衡的条件下也能体现明显优势。此外,节点间非线性关系的种类也会影响PoLoNet的检验效能,特定的非线性关系(例如:y=sin(x)2)会使PoLoNet有更高的统计效能。当节点之间的关系是线性时,PoLoNet的效能略低于PPNT,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积矩项是衡量线性关系的金标准。当用BSLMM预测基因表达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当结局是有序多分类表型时,用DPR和BSLMM预测基因表达,PoLoNet和PPNT在所有模拟情形中同样能很好的控制一类错误率,并且检验效能的优势与二分类情形相似。2.与血压相关的22个基因网络实际数据分析结果中,PoLoNet和PPNT检测节点和边效应的结果与模拟一致。当把血压作为二分类变量时,PoLoNet成功识别了 39个基因、71条边,PPNT识别了 39个基因、66条边,其中37个基因基因重叠、63条边重叠;当把血压作为有序多分类变量时,PoLoNet识别了 63个基因、78条边,PPNT识别出58个基因、68条边,其中56个基因重叠、67条边重叠。对双相情感障碍与重度抑郁的9个基因网络实际数据分析中,在检验节点效应时,PoLoNet和PPNT在检验效能上同样具有类似的性能,但PoLoNet相比PPNT识别了更多的边,这与血压分析结果一致,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PoLoNet在检验复杂疾病基因网络中显著基因和基因-基因相互作用方面的优势。结论:本研究将基因网络纳入到两阶段TWAS框架,针对二分类和有序多分类表型,发展了新型网络回归方法——PoLoNet,旨在检测特定网络与感兴趣的分类表型之间的关联。PoLoNet依赖于DPR来获得最优的基因表达预测权值,引入PMI来捕捉节点间的多类型相关性,更重要的是,PoLoNet可以同时识别网络中特定的节点效应和边效应。PoLoNet选择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来估计PMI,以避免网络中两个基因Erdafitinib节点联合分布的错误指定的风险。大量模拟结果表明,PoLoNet能够有效地捕获不同基因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比其它方法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此外,PoLoNet对TWAS中不同的基因表达预测模型以及不同类别表型的不同比例仍然具有稳健性。同时,PoLoNet具有很高的运算效率。
慢性下腰痛伴下肢神经根病变患者的肌肉激活时间和平衡反应能力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下腰痛(CLBP)伴下肢神经根病变患者的肌diABZI STING agonist肉激活时间和平衡反应能力。方法:随机纳入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两组人群:CLBP伴下肢神经根病变患者30例,作为CLBP-R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接受一系列的平衡干扰测试(包括双臂快速抬高、突发性加载负荷、脚趾站立试验),观察其肌肉激活的时间和序列,以及相应的动力学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LBP-R组患者在双臂快速抬高试验中的下肢肌肉激活明显延迟(P<0.05);在突发性负荷试验中,CLBP-R组患者的肌肉激活时间没有延迟,但在后链肌肉激活序列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突发性负荷试验中,CLBP-R组患者表现出较少的前后方运动,但在脚趾站立试验中,患者表现出较大的内侧向移动量。结论:CLBP伴下肢神经根病变患者在肌肉激活时间X-li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序列和总体平衡控制方面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下肢的差异较显著,表明神经根病变可能在改变此类FG-4592患者的平衡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药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组使用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内皮细胞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单药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0,P=0.039)。治疗后联合组患者LVEF、LVEDD和LVESD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患者NO和NOS水平高于单药组,ET水平genetic differentiation低Erastin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hs-CRP、IL-18和IL-6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和单药组(11.67selleck HP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和内皮细胞功能明显改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非剥脱点阵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近期效果和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非剥脱点阵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近期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华肤中PD-0332991体内医医院皮肤科2019-12—2022-01收治的56例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剥脱点阵激光组(对照组)和强脉冲光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组),每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ECCA权重评分、痤疮特异性cultural and biological practices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评分。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ECCVE-822A权重评分和Acne-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剥脱点阵激光比较,强脉冲光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ECCA权重评分和生活质量,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后随访6周,统计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黄斑水肿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纳入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MK-4827试剂照组,比较三组房水细胞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抑制素(ES)]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相关性。结果:随访6周,7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25例,占比35.71%(25/70);未发生黄斑水肿45例,占比64.29%(45/70);未发生组与对照组房水PDGF、VEstimuli-responsive biomaterialsGF、IL-6、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ZD9291试剂 0.05);发生组PDGF、VEGF、IL-6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对照组,ES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GF、VEGF、IL-6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呈正相关(r>0,P<0.05),ES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呈负相关(r<0,P<0.05)。结论:PDGF、VEGF、IL-6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呈正相关,ES水平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呈负相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危险行为的关联研究
目的 调查中国西部某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63845分子式服药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XL184.html依从性与不同类型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此项研究在2006年至2018年间对29266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基于Outcome-Wide分析策略,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并比较服药依从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类型的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这项长达13年的前瞻性队列中,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他人暴力和自伤的发生风险均高于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其关联效应分别为轻度滋事[风险比(HR)=1.31,95%置信区间(CI):1.27~1.35]、肇事(HR=1.47,95%CI:1.38~1.56)、肇祸(HR=1.17,95%CI:1.05~1.31)、自伤(HR=1.43,95%CI:1.32~1.56),而自杀的发生风险低于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HR=0.56,95%CI:0.47~0.66);自杀未遂与服药依从性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的危险RIPA radio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行为间的关联方向和强度不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关联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成人焦虑障碍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宁夏社区成人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分布和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焦虑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mpound C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现况调查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为调查工具,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对焦虑障碍进行诊断,计算12月和终生患病率并描述其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4 085名受访者完成全部调查纳入分析,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为4.2%,终生患病率为5.6%。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12月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特殊恐怖症及任何一类别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OR=1.86,95%CI:1.32~2.64)焦虑障碍患病风险高于男Anticancer immunity性,伴有躯体疼此网站痛者焦虑障碍患病风险高于无躯体疼痛者(P<0.05)。结论:宁夏地区焦虑障碍值得重视,需持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0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齐long-term immunogenicity拉西酮,观察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均持续MRTX1133溶解度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相比,观察组(96.67%)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精神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病理量表评分和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和副作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2组副反应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副反应评分较对照组低,有统计BMN 673分子式学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减轻精神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且安全可靠。
PLR、MHR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MVA)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count to lymphocyte count ratio,P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count to HDL-C ratio,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发生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40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纳入对象皆为初次因急性STEMI入院,并在胸痛发作后12小时内行PCI,术后给予心电监护,连续48小时。根据患者早期是否出现MVA,将其分为MVA组60例(观察组)和非MVA组180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PCI术前采集静脉血送检验科,术前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院内测量当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illip分级等];实验室资料[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入院即刻血糖、血肌酐、血尿酸、血钾、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PLR、MHR、肌钙蛋白、NT-pro BNP];术前心电图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冠脉造影及介入资料[罪犯血管及TIMI血流分级、病变血管个数、支架植入个数等],并根据公式计算P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HR=单核细胞计数/HDL-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发生MVA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PLR、MHR及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发生MVA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间在年龄、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PLR、单核细胞计数、MHR、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入院即刻血糖、PCI术前Killip分级Ⅲ-Ⅳ级及TIMI分级0-1级患者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性别、心率、舒张压、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白细胞、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血钾、肌钙蛋白、NT-pro BNP、罪犯血管、梗死部位、病变血管个数、支架植入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排除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或与临床相关之外,对上述有差异的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可以得出年龄、PLR、MHR、血尿酸、PCI术前血流TIMI分级是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发生MVA的危险因素。3、P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早期MVA的AUC分别为0.851www.selleck.cn/products/Bleomycin-sulfate、0.725、0.888,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0.864、0.631、0.203,灵敏度分别为80%、75%、66.1%,特异度分别为83.9%、66.1%、83.9%。结论:1、年龄、尿酸、PLR、MHR、术前TIMI血流分级0-1级是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2、PLR、MHR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恶性室性selleckchem Z-IETD-FMK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两者联合预测能力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