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洪涝灾害公共卫生应急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洪涝灾害后公共卫生风险。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专家会商(风险问题咨Adavosertib采购询、德尔菲法和风险矩阵法)等结合的方式,对发生洪涝灾害的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 灾害发生地区低洼地带排水不畅,垃圾多,Radiation oncology极易孳生病菌和蚊蝇。自来水出厂水浑浊度及部分末梢水余氯不符合要求,但微生物指标达标。蚊密度高,蝇密度是安全阈值的1.2倍,鼠密度是安全阈值的1.6倍,发生虫媒传染病的风险较高。与洪涝灾害相关的传染病报告数较多的疾病种类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急性出血性结selleck Elexacaftor膜炎、流行性出血热、中暑。低风险的有新冠肺炎、急性血吸虫病、食物中毒、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甲肝、伤寒副伤寒、登革热、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手足口病等。结论 固镇镇洪灾区存在中暑、皮炎、食物中毒、溺水、毒虫咬蛰伤和痢疾以及虫媒传染病发生的风险。

荣心丸联合三参复律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搏的效果

目的 探讨荣心丸联合三参复律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病毒性心肌炎早搏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Wnt-C59临床试验37例。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中药组采用荣心丸联合三参复律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心肌酶谱、心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 中药组患儿用药后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面白多汗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儿用药后肌酸激酶同工MDV3100酶、肌钙蛋白I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儿用药后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儿早搏消失及生化指标复常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influenza genetic heterogeneity5)。结论 荣心丸联合三参复律汤用于临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搏治疗中可快速改善其中医证候,优化心肌酶谱及心功能指标,疗效确切。

三项指标与老年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入院休克指数(Sock index, SI)、入院血糖(Admission plasma glucose, APG)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行急诊PCI术379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TIMI血流分为无复流组(n=71)和正常血流组(n=3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及介入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老年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正常血流组比较,无复流组患者入院心率、SI高于正常血流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正常血流组,均P<0.01。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The absolute of neutrophil cell, NEUT)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RBC)降低(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red cell volume, MCV)降低(P<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LGK-974核磁ein, CRP)升高(P<0.05),APG升高更多(P<0.05),尿素(Serum urea nitrogen, UREA)升高(P<0.05),HCY升高(P<0.01),D-二聚体(D-Dimer,D-D)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SI、APG、HCY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neutrophil biology曲线分析显示SI+APG+HCY对老年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预测价值优于SI、APG、HCY、SI+APG、SI+HCY、APG+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APG和HCY是老年急...

居家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居家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77例Z-VAD-FMK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biomedical optics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1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LY2157299纯度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程、监护情况、服药情况、自知力、PSQI、SDSS、亲密度、适应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情况、监护情况、自知力是攻击行为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病程、家庭适应性是攻击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居家病情稳定发生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状况、社会功能、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均较差,服药情况、监护情况、自知力、病程、家庭适应性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模型探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来探讨痛泻要方加味对溃疡性结肠炎(UC)产生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搜索痛泻要方加味所包含的全部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及DrugBank 4个数据库获取UC的受体靶点,制作Venny图寻找药物和疾病的共有靶点;结合Cytoscape软件对中药复方调控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Tofacitinib体内在STRING数据库中寻找靶点蛋白图并构建网络核心;分析GO生物学过程和KEGG富集通路;并对核心蛋白进行3D结构的重建,实现VinMS-275配制a分子对接。结果:在TCMSP中获得痛泻要方加味的有效活性成分共98个,成分靶点231个,疾病基因4 635个,二者共有基因161个;GO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脂多糖、抗生素、细菌来源分子、营养水平、氧化应激、活性氧、类固醇激素等反应,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等全酶复合物、转录因子等的活性、RNA聚合酶II特异性及磷酸酶等酶的结合有关;KEGG富集分析:与类固醇激素、精氨酸生物的合media supplementation成,色氨酸、精氨酸、谷胱甘肽和脯氨酸代谢密切相关;黄芩甙元、山奈酚等成分可与AKT1蛋白受体进行高效对接,构象稳定。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成分复杂,对UC的治疗作用具有靶点多样、通路复杂、层次分明的特点;AKT1等重点因子可作为治疗UC疗效的重要观测指标,为下一步临床验证奠定基础。

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与网络成瘾及失眠的关联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失眠、网络成瘾与抑郁症状现况,探讨网络成瘾对失眠的影响及抑郁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的全日制1 438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网络成瘾测试(IAT)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大urine liquid biopsy学生失眠、网络成瘾与抑郁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失眠的影响因素,分别分析失眠与网络成瘾及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9.5%,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9.5%,失眠检出率为18.6%。学习压力大、周围人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与较高失眠的风险有关(P值均<0.05)。随着网络成瘾程度越高(轻度,OR=2.59;中度/重度,OR=4.21)、抑郁症状的程度越严重(轻度,OR=6.35;中度/重度,OR=19.32),大学生失眠风险越高(P值均<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网络成瘾对失眠具有直接预测作用(β=0.02,P<0.05),还可通过抑郁间接影响失眠(中介效应值为0.07Vorinostat核磁,95%CI=0.06~0.08)。结论 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失眠、网络成瘾及抑郁检出率均较高,网络成瘾和抑郁症状是失眠的相关因素。应加强关注KD025体外,必要时予以适宜的干预,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目的:1.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状况,探讨影响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2.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风险模型,尽早识别认知衰弱的高危人群,以便及早给予干预,减慢认知衰弱的进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提取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相关风险因素。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间,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61例老年CHF患者作为建模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均来自于河南省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科。本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化相关指标、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BYL719半抑制浓度ting,CDR)、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以及相关量表资料进行调查。按照患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者有无认知衰弱,将其分为认知衰弱组和非认知衰弱组。采用频数和百分比对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通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出影响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系数非零的最优预测因素,再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中,确定影响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分析出独立预测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来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并通过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外部验证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2年4月—2022年9月河南省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老年科收治的132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CHF患者作为验证组研究对象,通过相同的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并利用验证组数据绘制ROC曲线、校准图来反映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图分析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1.建模组中261例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患者共有90例,发生率为34.48%。验证组中132例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共有47例,发生率为35.61%。认知衰弱组与非认知衰弱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时长、是否进行智selleck产品力活动、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分级、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值、是否合并冠心病、营养状态、是否抑郁和社会支持水平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2.通过Lass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42,95%CI:1.18-4.94,P=0.015)、NYHA分级III-IV级(OR=2.87,95%CI:1.43-5.77,P=0.003)、LVEF≤50%(OR=3.07,95%CI:1.43-6.62,P=0.004)、睡眠时长≤6h(OR=2.29,95%CI:1.16-4.55,P=0.017)、营养不良(OR=2.49,95%CI:1.21-5.12,P=0.013)和抑郁(OR=19.99,95%CI:6.13-65.18,P<0.001)是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初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中学/高中OR=0.37,95%CI:0.17-0.81,P=0.013;大专及以上OR=0.16,95%CI:0.06-0.46,P=0.001)、进行智力活动(OR=0.37,95%CI:0.19-0.72,P=0.004)和高水平社会支持(OR=0.18,95%CI:0.06-0.55,P=0.003)是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3.基于影响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建立了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及C-index值为0.854(95%CI:0.809-0.899);校准图显示模型的校准曲线和理想模型接近;DCA显示使用列线图模型能够为临床带来净获益。4.外部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特异度为0.694,灵敏度为0.872,准确预测值为0.758。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786~0.918);校准图显示预测发生认知衰弱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的一致性较好,DCA显示同样可以为临床带来净获益。结论:(1)老年CHF患者的认知衰弱发生率为34.48%,应引起临床及社会的重视。(2)年龄≥75岁、NAHA分级(III-IV级)、LVEF≤50%、睡眠时长≤6h、营养不良和抑郁是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进行智力活动和社会支持水平是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3)本研究构建的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医院住院的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失眠情况分为失眠组(46例)和对照组(88例)。采集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量表评估等分析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失眠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失眠组患者Anti-epileptic medications年龄大于selleck对照组,有躯体疾病、有高血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比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认知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失眠组患者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等项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采用Spearmen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躯体疾病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呈正相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ISI评分呈负相关(均P <0.05);病程、高血压、认知缺损、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等与ISI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伴发失眠的危险因素(PSmoothened Agonist <0.05)。结论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具有年龄大、躯体问题多、伴有高血压、空腹血糖高、认知缺损严重、联合用药的临床特征,年龄、躯体疾病、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ISI评分具有相关性,年龄是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失眠的危险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DWI和DCE-MRI对其骶髂关节活动性的评估及晚发型的骶髂关节MRI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DWI和DCE-MRI不同量化参数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我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的A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一周内行骶髂关节DWI和DCE-MRI检查,依据临床疾病活动性ASDAS-crp评分结果划分为活动组(ASDAS-crp≥1.3)和稳定组(ASDAS-crp<1.3),其中活动组24例,稳定组18例,比较两组间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V_p)、半定量参数(TTP、C_(max)、Slope_(max)、AUC)值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区分活动组和稳定组的效能,并分析各参数值与ASDAS-crp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ADC、K~(trans)、K_(ep)、V_e、TTP、C_(max)、AUC值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_p、Slope_(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K~(trans)、K_(ep)、V_e、TTP、C_(max)、AUC值评估活动组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50、0.681、0.888、0.731、0.796、0.757,敏感度分别为87.50%、91.Bafilomycin A167%、41.67%、75.00%、66.67%、79.17%、79.17%,特异度分别为83.33%、66.67%、100.00%、94.44%、94.44%、83.33%、77.78%。ADC值与ASDAS-crp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509);DCE-MRI量化参数V_e及K~(trans)值与ASDAS-crp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强(r=0.647、0.646),均高于K_(ep)、TTP、C_(max)、AUC值与ASDAS-crp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306、0.464、0.418。结论:DWI及DCE-MRI不同量化参数能很好的区分活动组和稳定组的AS,可以作为评估AS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的重要影像学方法。ADC值及DCE-MRI半定量参数(TTP、C_(max)、AUC)、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值与临床ASDAS-crp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目的:分析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LAS)骶髂关节的MRI特点,并比较LAS不同性别组间骶髂关节MRI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确诊的LAS患者70例(LAS组),同期确诊的成年强直性脊柱炎(AAS)患者70例(AAS组),将LAS组进一步按照性别不同划分为男性LAS组(n=40)和女性LAS组(n=30),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一周内行骶髂关节MRI检查并记录SPARCC评分。比较LAS组与AAS组、男性LAS组与女性LAS组间在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学指标及骶髂关节MRI特点上的差异,并分析LAS组临床病情活动性ASDAS-crp评分与骶髂关节MRI SPARC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AS组相比,LAS组临床首发症状以外周关节肿痛更多见,且病程相对较长,女性患病人数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血清学指标HLA-B27阳性率较AAS组低,ESR、CRP、ASDAS-crp评分较A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MRI SPARCC评分较A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组骶髂关节MRI关节面下脂肪沉积、骨髓水肿及关节间隙融合发生率较AAS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AS组ASDAS-crp评分、骶髂关节间隙融合发生率较女性L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LAS组间余临床指标(年龄、病程、首发症状)、实验室血清学指标(ESR、CRP、HLA-B27)、骶髂关节MRI SPARCC评分及骶髂关节MRI其他主要特点(脂肪沉积、骨髓水肿、关节间隙变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组骶髂关节MRI Medically Underserved AreaSPARCC评分与临床疾病活动性ASDAS-crp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762)。结论:LAS与AAS在临床首发症状、病程、性别、HLA-B27、ESR、CRP、ASDAS-crp评分及骶髂关节MRI SPARCC评分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LAS骶髂关节MRI脂肪沉积、骨髓水肿、关节间隙融合发生率均较AAS更多见;男性LAS较AG-221女性LAS更易发生骶髂关节间隙融合。骶髂关节MRI SPARCC评分对LAS病情活动性的评估存在一定价值。

基于“金水相生”理论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学“金水相生,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应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immunoreactive trypsin (IRT)床效果。方法:选取混合型便秘患者60例,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饮片汤剂,中药选取我院以“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的临床验方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购买VP-163%,优于对照组的5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主要症状指标和次要症状评分均有缓解,观察组在各项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b-839.html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学“金水相生,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混合型便秘临床效果显著,但由于便秘的病理因素复杂,往往疗效不能取得最优成果,多数患者在疾病发展的后期盆底肌群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大幅度提高临床效果,缩减治疗周期,两者功效互补,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