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比较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资料,探讨RMPP早期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MPP病例93例,其中24例为RMPP,分析其病程第1周内的临床数据,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或) Mann-Whitney U检验对14个RMPP可能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RMPP的潜在临床因素。结果 93例MPP患儿中,RMPP 24例,发病率25.8%。单因素分析显示,RMMedically Underserved AreaPP组和普通MPP组患儿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和D-二聚体均MLN8237 molecular weight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77,P=0.027)、乳酸脱氢酶水平(OR=1.047,P=0.001)和D-二聚体(OR=1.243,P=0.004)与RMPP发病有关。结论患儿年龄及病PR-171 IC50程第1周内乳酸脱氢酶和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早期预测RMPP的临床相关因素。
正性音乐刺激联合层级化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恢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价值
目的 研究正性音乐刺激联合层级化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恢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Rapamycin化学结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93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层级化护理管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Cobimetinib分子量性音乐刺激,干预2周后,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恢复、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均降低,且观察组APACHEⅡ、SOFA评分分别为(13.15±2.03)分、(12.60±2.18)分,低于对照组(14.24±2.21)分、(14Nutrient addition bioassay.33±2.65)分(P<0.05);干预后,两组中心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心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8.03±1.16)cmH_2O、(81.26±4.55)mmHg,低于对照组(9.55±1.12)cmH_2O、(96.48±4.38)mmHg(P<0.05);干预后,两组氧合指数、通气量、呼吸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氧合指数为(203.22±9.88)mmHg,高于对照组(196.57±10.32)mmHg,呼吸频率、通气量分别为(21.29±3.52)次/min、(6.19±0.99)L/min,低于对照组(25.48±3.18)次/min、(8.26±1.08)L/min(P<0.05);观察组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51%(4/47)、6.38%(3/47),与对照组17.39%(8/46)、13.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性音乐刺激联合层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OFUT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作用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基础实验研究POFUT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发挥的生物性功能,探究POFUT2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及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研论POFUT2在临床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R软件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集中提取结肠癌POFUT2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从病理分期、淋巴浸润、年龄、性别和人种等不同角度探讨POFUT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筛选出POFUT2高、低表达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K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探索所涉及的潜在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评估不同免疫细胞浸润程度。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POFUT2在结肠癌中的预后价值。构建列线图以预测癌症诊断后一年、CP-456773三年和五年的总生存期(OS)。通过qRT-PCR、WB和IHC检测POFUT2的核酸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敲低POFUT2后,通过体外功能实验研究POFUT2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POFUT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POFUT2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淋巴浸润、远处转移、年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2.GSEA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Notch、VEGF、Wnt、RAS、TGF-β等通路。3.POFUT2的高表达与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表达POFUT2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01)。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POFUT2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6.RT-q PCR、WB和IHC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癌旁组织,POFUT2在结genetic epidemiology肠癌组Gefitinib价格织中高表达。7.功能实验表明:敲低POFUT2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1.POFUT2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侵袭性临床病理特征和不利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2.POFUT2高表达是结肠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POFUT2可用作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3.POFUT2在结肠癌中起促癌作用,参与调控…
表达抗PD-1抗体的溶瘤病毒在结肠癌腹腔移植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为了研究表达小鼠抗PD-1抗体(VT1093M)的溶瘤病毒对结肠癌腹腔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成瘤的小鼠结肠癌CT26-luc细胞株建立结肠癌腹腔移植瘤模型。接种后第8天进行分组,设置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病毒VT09X组和VT1093M组,每组5只,注射剂量为2.5×10~(7) pfu/250 μL,NS注射250 μL,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共注射5次。末次注射后6天,脱颈处死小鼠,提取外周血中CD45~(+)细胞和腹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治疗组初次出现荧光消失后第13天,进行再挑战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实验确定最佳接种条件为200 μL的2.5×10~(6) 个/mL细胞悬液;药效实验中,VT09X组和VT1093M组较NS组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效果,VT1093M组治疗期间出现肿瘤消失情况,较VT09X组抑瘤效果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再挑战实验中,VT1093M组均未出现肿瘤再次生长;在体外杀伤实验中,注射病毒组的外周血CD45~(+)细胞在靶效比为1∶40时对CT26-luc杀伤效果明显Taurine试剂,对4T1细胞,各组杀伤效果较差。因此,重组溶瘤病毒VT1093M在结肠癌腹腔转移瘤模型中具Bemcentinib临床试验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能激Infection transmission发小鼠产生较为持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对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分析
目的 观测紫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genes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对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影响并行相关分析。方法 (1)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分析紫杉醇(二线)化疗对PCI-32765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影响。(2)根据治疗疗效分为部分缓解(PR)组、疾病稳定(SD)组、疾病进展(PD)组,比较三组患者化疗前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及CD4+T/CD8+T,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3)比较并分析化疗前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及比值不同水平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曲线。结果 (1)经紫杉醇(二线)化疗后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略高于化疗前(P>0.05)。(2)PR组患者化疗前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高于SD、PD组患者(P<0.05)。(3)外周血CD4+T/CD8+T呈高水平的患者其中位PFS(5.5个月)高于低水平患者(4.7个月)(P<0.05更多)。结论 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虽可提高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化疗前高水平的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与紫杉醇更好的化疗疗效相关,化疗前外周血CD4+T/CD8+T水平可影响患者PFS。
上海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上海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自编问卷,对2022年4月9日至5月15日765名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AY-22989 molecular weight状病毒感染者进行网络调查,分析其焦虑、抑郁、失眠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765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焦genetic approaches虑、抑郁、失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2%、26.67%、24.05%,较2020年显著降低(P<0.05);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感染者在焦虑、抑郁、失眠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编码得到9个主题,其中排前3的不利影响分别是:经济、工作、家庭,分别占报告人数的38.43%、27.58%、17.91%,与2020年对疾病本身担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所不同;受到不利影响的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得分高于Dorsomorphin价格未受到影响的感染者(P<0.05);本研究数据模型拟合指数良好(χ~2/df=3.999,GFI、NFI、IFI、TLI、CFI>0.9,RMSEA=0.063,SRMR=0.053),感染者受到的不利影响正向预测焦虑、抑郁、失眠,标准化系数为0.209(P<0.01)。结论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发展,感染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对个体的不利影响从疾病本身转为对经济、工作、家庭方面的担忧。
HLA-B~*15:02基因型的快速鉴别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rs144012689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方法,从多个角度评估其预测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性能。方法 筛选最优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体系,评估该研究建立的rs144012689位点焦磷酸测序方法的检测限、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其与Sanger测序、商品化试剂盒的一致性。收集该院2019-2021年确诊为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的患者,评价该方法对确诊病例的检出性Wnt-C59溶解度能。结果 该方法检测rs144012689位点筛选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5∶02基因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检测限为0.4 ng/μL基因组DNA。60份标本焦磷酸测序结果均与Sanger测序及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2份SJS确诊患者标本的焦磷酸测序和HLA-B高分辨分型结果均提示携带HLA-B~*15∶0selleck产品2基因型。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具备快速、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和特异度高的优点,可用于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高危基因HLA-B~*15∶0Biologic therapies2的筛查。
粤东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流行病学调查
为调查引起粤东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主要病因和感染情况,对粤东地区病鸡样品共490份进行剖检,并按10份合1进行相关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引起该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selleck腺胃炎的更多疾病主要为免bio-analytical method疫抑制性疾病,感染率最高的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检出率高达53.1%(26/49);马立克病病毒检出率位居第二,为28.6%(14/49)。另外,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的检出率均为14.3%(7/49),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四种病原未检出。研究表明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毒可能是粤东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主要病原。另外,发病鸡主要集中在28-92日龄的中鸡,夏季和秋季多发,春季少发。本研究通过对粤东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主要病因和感染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粤东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
健胃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相关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健胃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CAG患者103例,按照随机CCRG 81045采购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最终每组纳入48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健胃消萎方口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io-based polymer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并比较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值(PGR);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Janus激酶2(JAK2)mRNA、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剂3(s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GⅠ、G-17水平、PGR高于对照组(P<0Tofacitinib.01),血清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BMCs 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胃消萎方可改善CAG患者中医证候和胃黏膜病理状态,调节PG分泌,提高CAG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表达有关。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检查点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频结肠癌的相关性及临床基因测序验证
目的:结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虽高居世界第三,但死亡率却高居世界第二。而微卫星不稳定性高频(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MSI-H)结肠癌的发生率仅为百分之十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探索MSI-H结肠癌发生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可改善MSI-H结肠癌的预后。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MSI-H结肠癌发生的HUB(枢纽)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确定HUB基因,还需要进一步筛选出具有差异的免疫检查点及免疫检查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干预免疫检查点通路方向上,还需筛选出具有差异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时分析这些HUB基因在MSI-H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来验证HUB基因在MSI-H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为MSI-H结肠癌的诊治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MSI-H结肠癌相关基因的表达矩阵构建COX风险模型,从T确认细节CGA数据库中的MSI-H结肠癌组织样本按7:3分开,其中70%作为训练集,30%作为验证集。2、运用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与MSI-H结肠癌有关的预后基因,进行selleck合成风险评分,再利用LASSO COX回归构建预后模型,分析HUB基因与MSI-H结肠癌预后的关系。3、需进一步筛选出与MSI-H结肠癌具有差异的免疫检查点及HLA,为其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4、利用高通量测序实验来验证HUB基因是否在MSI-H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结果:1、根据预后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样本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训练集和验证集均提示低风险组的预后优于高风险组。通过LASSO COX回归分析,最终筛选了4个预后基因。2、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后基因的AUC值均>0.5,揭示了4个HUB基因用于MSI-H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的准确性。3、筛选出的免疫检查点、HLA及CD44,也可作为MSI-H结肠癌治疗的靶点。All-in-one bioassay4、我们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到887个差异m RNA,其中(MSI-H结肠癌组织相对于普通结肠癌)共有212个m RNA表达上调,675个m RNA表达下调。5、结合TCGA数据库筛选出的差异基因与MSI-H结肠癌血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得出,SORBS2、DPYD基因在MSI-H结肠癌血液组织中高表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