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进展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瘤(AAA)进展与无进展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AAA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筛选自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且至少接受2次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的151例AA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AA的进展速度将患者分为无进展组(进展速度<0.5 mm/y,n=58)与进展组(进展速度≥0.5 mm/y,n=93)。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相关数据及随访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A进展的相关危险MLN4924小鼠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AAA进展风险的预测能力。利用ROC曲线所得出的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AA进展速度。根据是否合并相关危险因素对AAA直径≥截断值患者的进展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进展组中吸烟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无进展组,组间比较,Serratia symbioti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瘤Angiogenesis抑制剂体AAA最大直径、AAA进展速度均显著快于无进展组,AAA合并腔内血栓(ILT)、合并大量ILT、合并髂动脉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血栓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无进展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比值比=3.557,95%可信区间:1.448~8.740,P=0.006)、AAA最大直径(比值比=1.148,95%可信区间:1.076~1.226,P<0.001)、AAA合并ILT(比值比=3.183,95%可信区间:1.165~8.696,P=0.024)、合并髂总动脉血栓(比值比=2.938,95%可信区间1.178~7.328,P=0.021)是AAA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AA最大直径有较好的预测AAA进展的效能(曲线下面积=0.750;95%可信区间:0.672~0.828);AAA最大直径截断值为43.55 mm,敏感度为52.7%,特异度为89.7%。直径≥43.55 mm的AAA患者进展速度显著大于直径<43.55 mm的AA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直径≥43.55 mm的患者的进展速度分析结果显示,吸烟、AAA合并ILT或合并髂总动脉血栓患者的AAA进展速度均更快。结论 吸烟、AAA瘤体最大直径、AAA合并ILT及合并髂总动脉血栓是AAA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AAA瘤体最大直径≥43.55 mm...

中医药调控肺癌辐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对于人群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辐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肺癌的局部控制率与辐射剂量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学关系,但肺为辐射剂量受限器官,肺癌组织的辐射抵抗和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限制了肺癌辐射疗效。肺癌中医病机为正气先虚,邪气内侵,渐积而成。肺癌辐射治疗后,机体正气愈虚,痰凝气滞、瘀血阻络更甚, 导致肺癌组织辐射抗性产生并增强。因此,使用药物提升肺癌细Talazoparib供应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改善正常肺AZD2281体内实验剂量组织的辐照耐受性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辐射治疗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中医药作为辐射增敏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增加辐射敏感期细胞比例、促进促凋亡基因上调及抗凋亡基因下调诱导细胞凋亡、增强辐照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和抑制损伤修复、改善血HER2 immunohistochemistry液循环及组织供氧等机制提高肿瘤细胞对辐照的敏感性,放大辐射对肿瘤组织的毒性。中医药也可作为辐射防护剂,通过抑制细胞损伤、调节细胞因子和免疫平衡、减少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释放以及抑制相关信号通路激活等方面发挥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肺癌辐射增敏及辐射防护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旨在阐明中医药调控肺癌辐射治疗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参与肺癌辐射治疗改善肺癌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十一烷酮通过调控重组与合成蛋白/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硫氧化还原蛋白信号改善小鼠哮喘的研究

目的 研究2-十一烷酮对实验性哮喘小鼠重组与合成蛋白/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硫氧化还原蛋白(Nrf2/TXNIP/TrX)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每组6只。正常组未行造模,其余4组给予抗原混合液200μL致敏+1%OVA激发建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400 mg·kg-1 2-十一烷酮;实验组给予30 mg·kg-1 ML385;联合组给予400 mg·kg-1 2-十一烷酮+30 mg·kg-1 ML385;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0.9%NaCl。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In Silico Biology的浸润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rf2、TXNIP、TrX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联合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的炎症评分分别为(4.33±0.65)、(Dolutegravir1.00±0.41)、(3.00±1.21)、(3.33±0.32)和(0.67±0.31)分,血清IgE分别为(24.17±4.59)、(87.51±9.91)、(49.43±8.49)、(129.38±13.75)和(78.00±11.35)ng·mL-1,BALF中IL-1β分别为(44.17±7.11)、(154.45±17.75)、(87.04±15.72)、(216.29±19.64)和(134.87Puromycin溶解度±23.83)pg·mL-1,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46±0.02、0.71±0.03、0.30±0.02和0.48±0.02,TXNI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4.16±0.57、1.55±0.21、5.25±0.18和3.59±0.24,Tr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38±0.02、0.79±0.01、0.24±0.03和0.42±0.02,NLR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4.33±0.42、2.26±0.31、5.21±0.44和3.67±0.29。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血栓事件的横断面分析及其抗磷脂抗体情况

目的 进行住院患者血栓事件的横断面研究并分析抗磷脂抗体(aPL)在伴有血栓事件的住院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住院期间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共235例为血栓public biobanks组,对血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同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VX-445纯度白Ⅰ抗体(aβ2GPⅠ)情况。结果血栓组平均年龄为67(56~76)岁,其中≥60岁的患者占63.0%(148/235)。血栓患者主要分布在骨科(35.3%)及心血管外科(20.9%),其次为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及ICU,原发疾病主要包括创伤性损伤(33.6%)和心脑血管疾病(30.2%)。235例患者的血栓事件包括单纯静脉血栓154例(65.5%),单纯动脉血栓42例(17.9%),多部位血栓39例(16.6%)。静脉血栓事件主要表现Dolutegravir采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动脉血栓事件主要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部位血栓主要为DVT合并肺动脉栓塞。血栓组aPL阳性率为25.5%,LA、ACL和aβ2GPⅠ的阳性率分别为13.6%、14.0%、11.1%,单阳性率、双阳性率及三阳性率分别为14.5%、8.9%和2.1%。单纯静脉血栓的ACL阳性率、aβ2GPⅠ阳性率及ACL+aβ2GPⅠ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多部位血栓的LA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住院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在年龄、科室、原发疾病、血栓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特征。尽管ACL、aβ2GPⅠ和LA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但因其阳性率低,不建议对伴有血栓事件的住院患者进行aPL常规检查。

2017-2021年南昌市恶性肿瘤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及时间趋势的研究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7-2021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2012-2021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一些主要恶性肿瘤的变化情况,研究年龄、时期、出生队列三个因素对其死selleck合成亡风险的影响,计算其疾病负担及间接经济负担,为今后南昌市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计算恶性肿瘤粗发病死亡率、标化率、顺位构成等描述性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南昌市主要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时间变化情况;构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研究主要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特征、时期发病趋势和出生队列效应;借助伤残调整寿命年计算疾病负担,结合人力资本法估算主要恶性肿瘤的间接经济负担;通过ARI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主要恶性肿瘤2022-2024年的死亡趋势。结果:1、2017-2021年南昌市有49689例癌症新发病例,男性27920例,女性21769例。年均粗发病率175.98/10万,标化发病率162.24/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185.52/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14.00%。男性粗发病率、标化率和累积发病率均大于女性,但截缩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P<0.05)。粗发病率、标化率及累积发病率总体呈波动趋势;截缩发病率呈先下降后回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变高,在30岁之前保持很低的水平,之后逐渐缓慢增长,在55岁之后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达到最高,新发Fer-1病例主要集中在65-69岁年龄组(6887例)。城区全人群、女性的发病率高于农村(P<0.05),而男性发病率城区低于农村地区,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昌市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三位为肺癌(40.21/10万)、肝癌(20.92/10万)和胃癌(19.11/10万)。男性发病顺位与全人群的一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三位为乳腺癌(30.94/10万)、肺癌(24.53/10万)和胃癌(14.58/10万)。除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其余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均大于女性。2、2012-2021年南昌市有61498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男性40080例,女性21418例。年均粗死亡率113.73/10万,标化死亡率110.35/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97eating disorder pathology.33/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9.06%,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在2016年之前较为稳定,在2016年之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截缩死亡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肺癌并发免疫性肝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selleck激酶抑制剂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CP-456773半抑制浓度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肺癌并发免疫性肝炎(Immune hepatitis,IMH)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并发IMH,将164例接受ICIs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117例),前者并发IMH,后者则未并发IM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CIs种类、ICIs疗程、化疗方案、联合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合并肝转移、合并肝囊肿等14个临床资料指标,筛选有统计意义的指标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联合靶向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合并肝囊肿等临床资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ICIs种类、ICIs疗程、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合并肝转移等临床资料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Is种类、ICIs疗程、合并肝转移是ICIs治疗肺癌并发IMH的独立相关因素(P<0.Biomass conversion05),体质指数、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则是其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ICIs治疗肺癌并发IMH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可以针对性地给予一些干预措施,从而降低IMH发生率。

基于赋能教育理论的护理方案对下肢DVT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1.通过半结构质性访谈,深入了解下肢DVT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2.构建基于赋能教育理论的护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下肢DVT患者,探讨该方案对下肢DVT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运动效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VX-765,选取2022年3月~2022年4月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13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半结构质性访谈,采用Nvivo1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应用Colaizzi7步法Th1 immune response对主题进行提炼。第二部分:方案构建。通过前期临床实践及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半结构质性访谈结果,以赋能教育理论为理论框架,制定基于赋能教育理论的护理方案初稿。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名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2轮专家函询,并选取8名下肢DVT患者进行预实验,根据2轮专家函询意见及预实验结果调整并形成最终干预方案。第三部分:干预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2月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下肢DVT、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5月~2022年8月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9月~2022年12月的4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赋能教育理论的护理方案。在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分别采用下肢DVT患者疾病知信行调查问卷、自我管理量表和运动效能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自我效能;在出院后2周、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出院后3个月时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第一部分:共访谈了13例下肢DVT患者,分析其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共提炼出5个主题:患者存在漏服药行为、下肢DVT相关知识认知缺乏、院外康复行为指导需求、多元化健康宣教方式需求与院外药物购买与复查需求。第二部分:两轮函询均有13名专家参与,两轮的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0.97,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diABZI STING agonist6、0.31,各条目变异系数均<0.25。本研究方案在前期临床实践、大量查阅文献并结合半结构质性访谈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函询和预实验,构建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的方案共包括六个主题: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介绍、康复训练(物理预防...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形成骨性关节炎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生物学方向

前交叉韧带(ACL)主selleck合成要是通过限制胫骨关节处胫骨力和旋转力的前平移从而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若此韧带损伤,则会引起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膝关节不稳定等。据VX-661配制相关研究表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引起创伤性骨性关节炎(PTOA)的发病率高达87%,尽管有许多研究表明ACL损伤患者易患PTOA,但目前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这可能与该韧带损伤后引起的生物学因素、结构因素、机械因素等有关。先前的研究low- and medium-energy ion scattering表明,ACL损伤后关节腔内炎症介质升高,可致使软骨细胞坏死以及软骨基质的降解。这些潜在的生化介质有助于PTOA形成,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未来PTOA的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ACL损伤后形成骨性关节炎与潜在的重要因子和信号通路有关,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使该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生物学方向去研究及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形成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基于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的肿瘤原发部位差异研究

探究肺内不同病灶部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突变特征及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潜在分子机制。对铜川市人民医PLX4032 MW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的新mediating analysis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收集TCGA数据库中502份非小细胞肺癌测序数据,从不同肺叶、分布侧等角度分析基因的突变特征与功能学影响。结果显示,99.1Dorsomorphin%(559/564)的样本中均检出突变,各标本中双突变比例最高(63.01%~82.93%),各组间均检出特有突变,但其与年龄、性别等无相关性。功能分析表明,叶分组中特有突变参与癌症中心碳代谢、药物抵抗等过程,而左、右侧分组中主要与PD-L1表达调控、细胞增殖、错配修复及凋亡等有关。该研究揭示了原发部位不同的肺癌患者组织突变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差异,对非小细胞肺癌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辅助诊断原发灶具有重要意义。

富有机硒抹茶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阐明新型富有机硒抹茶的营养保健作用与物质基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定富有机硒抹茶、普通国产抹茶和进确认细节口抹茶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MRTX1133采购酯(EGCG)等活性物质的含量,采用电子鼻等分析3种抹茶的感官特性,检测其重金属、农药残留状况,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抗DNA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富有机硒抹茶的有机硒含量达到了富有机硒食品标准,其硒多糖、硒蛋白的硒含量高于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还含有较丰富的铁、锌、锶等微量元素。富有机硒抹茶中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3种必需氨基酸和EGCG的含量显著(P<0Military medicine.05)高于其他2种抹茶。富有机硒抹茶及其蛋白质、多糖中未检出铅、砷、汞、镉,其相对农药残留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2种抹茶。富有机硒抹茶的感官特性优于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总还原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DNA损伤作用均强于其他2种抹茶。综上,富有机硒抹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营养价值较高,感官特性较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DNA损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