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肠道菌群变化研究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风湿热痹模型组(FSR组)、当归拈痛汤(DGNTT)低、中、高剂量组(5.67、11.34、22.68 g·kg-1),甲氨蝶呤组(MTX,1.35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注射灭活结核分支杆菌(Mtb)佐剂进行免疫,置于风湿热环境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64 h干预造模。初次免疫当天起,给予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8 d。对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AI)检测,使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足趾容积变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改变,并且采用16S r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分析给药治疗前后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当归拈痛汤能够减轻风湿热痹证AA大鼠滑膜组织增生和炎症程度及血管翳形成,并且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FSR组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P<0.01),拟杆菌门、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1);与FSR组比较,当归拈痛汤各剂量组和MTX组中乳酸杆菌属均明显升高(P<0.05,P<0.01),拟杆菌门显著降低(P<0.01),当归拈痛汤中、高剂量组和MTX组中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属9、拟普雷沃氏菌属显著增加,拟杆菌属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拟杆菌属、螺杆菌属与AI呈正相关(P<0.05),普雷沃氏菌属9、候选单胞生糖菌属与AI呈负相selleckchem SCH727965关selleck(P<0.05,P<0.01);普雷沃氏菌属9与足趾容积呈负相关(P<0.01);瘤胃球菌科NK4A214群、克里斯滕森菌科R-7、拟杆菌属与脾脏指数呈正相关(P<0.05),普雷沃Hepatozoon spp氏菌属9与脾脏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改善AA大鼠菌群结构,提升益生菌的丰度,抑制致病菌生长,促使肠道菌群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免疫代谢功能,维持肠道稳态相关。
粪钙卫蛋白联合肠道屏障功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粪钙卫蛋白联合肠道屏障功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治疗的NEC患儿62例作为NEC组,以同期正常出生且健康的新生儿6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粪便中的粪钙卫蛋白、指尖血(微量血)中的D-乳酸、二胺氧化Smoothened Agonist小鼠酶(DAO)、内毒素水平,并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NEC组不同病理级别的粪钙卫蛋白(FC)、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应用ROC曲线预测FC、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在NEC诊断的效能。结果 NEC组的FC、D-乳酸、DAO以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Ⅰ级、Ⅱ级、Ⅲ级的FCBioactive lipids、D-乳酸、DAO、内毒素水平均依次升高,且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在预测NE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AUC面积分别为0.556,0.813,0.702,0.753。通过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得出FC、D-乳酸、DAO、内毒素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 567.359μg/g、38.798 U/L、10.557 mg/L,灵敏度分别为67.selleckchem30%、88.40%、72.20%,特异度分别为57.50%、92.40%、68.20%、86.50%。结论 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粪钙卫蛋白及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一起检测,更能凸出NEC患儿的病情状况。
US-FNAC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ACR TI-RADS 5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检查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鉴别诊断ACR TI-RADS 5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依据ACR TI-RADS分类标准,经超声检查诊断为5类、术前行US-FNAC和BRAF V600E突变基因检测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照术后病理诊断,比较US-FNAC和BRAF V600E突变单独应用及联合检测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96个结节术后病理为良性18个,恶性78个(均为乳头状癌)。US-FNAC和BRAF V600E突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89.7%,特异3-Methyladenine使用方法度分别为88.9%、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1%、9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65.2%,准确率分别为85.4%、88.5%,与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一致性均一般(kappaselleck值分别为0.606、0.660),两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86)。US-FNAC和BRAF V600E突变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7.4%、77.8%、95.0%、87.5%、93.8%,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阴medicine management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US-FNAC、BRAF V600E突变与两者联合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6)。结论 US-FNAC和BRAF V600E突变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CR TI-RADS 5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分子学依据。
circAPLP2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侵袭与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circAPLP2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侵袭与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在线数据库Starbase预测circAPLP2与miR-497-5p的结合位点,TargetScan预测miR-497-5p与FGFR1的结合位点。采用qRT-PCR检测LoVo、DLD1、SW480、SW620、CNAS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co-2、HCoEpiC细胞中circAPLP2、miR-497-5p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FGFR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取SW480细胞,设置:(1)siNC组(转染siControl)与sicircAPLP2组(转染sicircAPLP2),采用qRT-PCR检测circAPLP2、miR-497-5www.selleck.cn/products/s-gsk1349572p、FGFR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R1蛋白的表达;(2)Vector组(转染对照空载质粒)与circAPLP2组(转染circAPLP2过表达质粒),采用qRT-PCR检测miR-497-5p、FGFR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FGFR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3)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circAPLP2组(转染sicircAPLP2)与sicircAPLP2+miR-497-5p inhibitor组(转染sicircAPLP2),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Twist1、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4)NC-miRNA组(转染NC-miRNA)、miR-497-5pmimics组(转染miR-497-5pmimics)与NC-inhibitor组(转染NC-inhibitor)、miR-497-5p inhibitor组(转染miR-497-5p inhibitor),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R1的表达;(5)pcDNA-Control组(转染pcDNA-Control)与pcDNA-FGFR1组(转染pcDNA-FGFR1),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R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6)NC-m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miR-497-5p mimics组(转染miR-497-5p mimics)与miR-497-5pmimics+pcDNA-FGFR1组(共转染miR-497-5pmimics和pcDNA-FGFR1),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R1和EMT标志蛋白(E-cadherin、Twist1、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将circAPLP2-W T或circAPLP2-MT报告质粒、FGFR1-W T或FGFR1-MT报告质粒分别与miR-497-5p mimics和circAPLP2共转染SW480细胞48 h,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 在线数据库Starbase、TargetScan分析结果显示,circAPLP2与miR-497-5p、miR-497-5p与FGFR1存在结合的位点。与人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比较,结直肠癌细胞LoVo、DLD1、SW480、SW620、Caco-2中circAPLP2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497-5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GFR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敲低circ APLP2的表达后,与siNC组比较,sicircAPLP2组侵袭细胞数减少(P<0.001),划痕愈合率降低(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Twist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497-5pmimics明显降低了circAPLP2-MT荧光素酶的活性(P<0.001)。miR-497-5p inhibitor可逆转sicircAPLP2对结直肠癌细胞EMT、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侵袭细胞数增多(P<0.001),划痕愈合率升高(P<0.01),E-cadherin表达降低,Twist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BLZ945作用果显示,miR-497-5pmimics明显降低了FGFR1-MT荧光素酶的活性(P<0.001)。过表达FGFR1可逆转miR-497-5p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侵袭细胞数增多(P<0.001),划痕愈合率升高(P<0.01),E-cadherin表达降低,Twist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circAPLP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497-5p促进FGFR1的表达,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EMT、侵袭和迁移。
高原地区西藏林芝市妊娠早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
目的:建立林芝市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孕≤12周)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为高原地区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研究院标准,Smoothened Agonist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早期(孕≤12周)妇女460例,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VX-765作用、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纳入401例同期育龄非妊娠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采用百分位数(P2.5-P97.5)建立妊娠早期TSH、FT4、FT3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研究组妊娠早期TSH的参考值范围为0.49-3.70mIU/L,FT4为12.10-21.86 pmol/L,FT3为3.40-6.05 pmol/L;研究组妊娠早期TSH和FT4的中位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SH>4.0 mIU/L作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Medicago truncatula减)的诊断标准,591名妊娠妇女患病率为2.7%,而以此研究TSH参考值为标准,患病率为5.7%。结论:高原地区妇女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妊娠妇女存在显著差异;其妊娠早期TSH控制目标可能需要控制得较平原地区更低,以减少孕期甲状腺疾病的漏诊与误诊率。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大肠埃希菌诱导阴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分子机制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感染诱导阴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备大肠埃希菌刺激阴道上皮细胞炎症extramedullary disease反应模型,采用RNA测序(RNA-Seq)获取对照组和大肠埃希菌刺激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谱,进而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在对照组和大肠埃希菌刺激组间共发现4 8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Compound 3调基因分别为1 531和3 368个。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其功能富集在生物学行为控制模块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结合和辅助因子结合、细胞组成模块的内质网selleck E7080伴侣复合物,以及分子功能模块的内质网折叠蛋白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富集于39条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通路。RT-qPCR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证实大肠埃希菌刺激组细胞TNF-α表达上调(P <0.05)。结论 TNF-α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大肠埃希菌诱导阴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关键分子机制。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下肢动脉检查结果、不同血管的IMT厚度、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管腔内膜光滑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光滑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new infections意义(P<0.05)。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IMT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LBH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77例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动脉斑块,多分布于患者的足背动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对临床早期诊断、防治糖寻找更多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皮肤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皮肤AGEs的影响因素。方法:(1)选取2022年7月-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分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组(A组,n=50)、不合并CAS组(B组,n=50);同期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ABT-199采购医院体检科就诊的患者分为单纯有CAS无糖尿病者(C组,n=50);无CAS无糖尿病的健康体检者(D组,n=50);(2)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应用皮肤AGEBiotic resistances荧光光谱仪测定皮肤AGEs水平。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做系统分析,分析不同组别中皮肤AGEs的水平变化,其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A、B、C组的皮肤AGEs水平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AGEs水平在A、B、D三组间及A、C、D三组间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皮肤AGEs、年龄、FBG、Hb A1C、TC、TG、HDL-C、LDL-C是2型糖尿病合并CAS的相关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25,1.036,1.672,1.667,4.958,1.937,0.659,1.976)(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3)皮肤AGEs检测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62,0.968)],AGEs最佳切点值为69.1 AU,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77.60%;(4)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皮肤AGEs与年龄、Hb A1c、TC、TG、L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13,0.499,0.419,0.292,0.435),与HDL-C之间呈负相关(r值为-0.41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皮肤AGEs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1)在T2DM患者中,皮肤AGEs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2)监测皮肤AGEs可提高早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皮肤AGEs与年龄、血糖、血脂相关,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地控制血糖、血脂,以更好地达到延缓动脉硬化、防selleck NMR治T2DM大血管病变的目的。
凝结芽孢杆菌CGMCC 995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该研究旨在探讨凝结芽孢杆菌CGMCC 9951对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干预效应。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CGMCC 9951低、中、高干预组。在适应性饲养7 d后,实验第1、2周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无菌生理盐水,低、中、高干预组分别灌胃3×10~(6)、3×10~(7)及3×10~(8) CFU/mL CGMCC 9951菌悬液,实验第3周除对照组外每组给予5% DSSAutoimmune recurrence溶液进行造模,7 d后禁食12 h处死小鼠。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CGMCC 9951使小鼠体重增加8.59%,结肠长度增加38.55%;疾病活动指数降低53.33%,结肠炎性细胞浸润等黏膜损伤减轻46.43%;同时谷胱甘肽浓度升高181.89%、总超氧化物Pidnarulex歧化酶活力升高48.73%及丙二醛含量下降55.41%表明氧化应激程度的改善;且促炎因子水平降低24.87%、抗炎因子水平提高46.81%表明炎症反应的减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血清脂多糖水平降低16.57%,二胺氧化酶活力上升74.49NVP-TNKS656小鼠%,有效维护了肠道机械屏障。该研究结果说明高剂量的CGMCC 9951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气道狭窄的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气道狭窄的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气道狭窄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15例。通过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活度为0.3~0.8 mCi,处方剂量为80~120 Gy。随访观察肿瘤客观缓解情况、气道狭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术后即刻靶区D90、V90、V100、V150、V200、CI、EI、Hbioactive substance accumulationI分别为(105.30±11.22) Gy、(98.15±11.23)%、(93.01±1.15)%、(63.72±6.13)%、(42.15±6.26)%、0.63±0.07、(41.55±13.32)%、(27.72±7.13)%。术后2个月CR为1例,PR为10例,SD为4例。术后2个月、GSI-IX供应商4个月、6个月客观缓解分别为11例、12例、15例。15例患者术前肿瘤大小及气道直径为(7.53±1.82)cm、(0.52±0.20)cm,术后2个月肿瘤大小及气道直径为(4.35±1.51) cm、(0.62±0.23) cm,术后6个月肿瘤大小及气道直径为(2.15±1.12) cm、(1.03±0.22) cm。2例患者粒子距离食管较近,植入2周后出现间断恶心、呕吐、咽下疼痛,症状较轻,给予解痉、抑酸、低剂量泼尼松口服后缓解。2例患者粒子距离皮肤较近,植入1个月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未出现破溃、感染selleck化学,考虑1级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肿瘤完全缓解,粒子聚集,局部剂量过高,出现4级放射性损伤,皮肤色素沉着、溃烂、窦道形成,粒子部分脱落,经整形外科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穿刺导致的窒息、死亡等即刻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气道狭窄的难治性甲状腺癌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