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www.selleck.cn/products/sch772984ACE)和药物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随访5年以上的HCC术后患者143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术后予以TACE)、化疗组(术后予以FOLPOX4化疗方案)及综合组(术后予以TACE+FOLPOX4化疗方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肝炎病史、肿瘤直径、术后肝功能、术后甲胎蛋白水平、术后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评分及术后治疗方案),并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1、2、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KapPidnarulex MWlan-Meie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为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01,相对危险度为1.00;术后进一步治疗能提高HCC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保护因素,其中采取综合方案的回归系数为-2.37,相对危险度为0.07,影响生存时间的权重比高于另外两组,而介入组的权重比高于化疗组。术后1、2、3年累计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78.35%、69.16%、24.43%,介入组分别为76.87%、62.48%、24.72%,化疗组分别为6EM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2.23%、43.22%、19.54%。结论: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H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存在负相关,术后甲胎蛋白水平监测可为手术效果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TACE运用于HCC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联合药物化疗能有效延长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此类患者出院准备Compound C价格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150例首次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5www.selleck.cn/products/PF-23410660例首次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7.62±16.39)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方式、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视觉疼痛评分、化疗反应以及出院指导质量是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多关注首次化疗的老年患者的化疗反应、疾病症状以及应对措施。并针indoor microbiome对老年化疗患者对家庭照护的需求,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出院指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来,以提高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
线粒体DNA 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发病年龄的关系研究
背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防控形势严峻,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但目前关于胃癌发病年龄预测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 D-Loop区单核昔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发病年龄之间的点击此处关系。方法 选取2007-07-01至2008-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内科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线粒体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线粒体D-Loop区测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Plant bioassays验结果显示,153G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48.0±5.3)岁selleck激酶抑制剂]早于153A基因型患者[(60.1±0.8)岁](χ2=7.757,P=0.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线粒体DNA D-Loop区SNPs位点153A/G是预测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因素[HR=0.323,95%CI(0.140,0.745),P=0.008]。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区SNPs位点153A/G或许可以作为胃癌发病早晚的新型预测指标,通过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的多态性,可以帮助识别早发的胃癌患者。
水母雪莲乙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影响
目的:为了初步探讨藏药水母雪莲(Sauss寻找更多urea medusa Maxim,SMM)的体内外抗肿瘤免疫功能。SMRT PacBio方法:给C57BL/6野生小鼠接种3LL细Roxadustat说明书胞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MM1低剂量组、SMM2中剂量组、SMM3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体内连续治疗21d。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实体瘤体积、质量和体重;胸腺、脾脏指数;肿瘤浸润组织淋巴细胞(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 的CD4~(+)T百分比和CD4~(+)/CD8~(+)T比例。体内MTT法检测80、100μg/mL SMM乙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脾CTL杀伤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CTL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MM乙醇提取物体内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并维持荷瘤小鼠体重的增长;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TIL中的CD4~(+)T和CD4~(+)T/CD8~(+)T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体外显著增强了荷瘤小鼠脾脏CTL的杀伤活性以及分泌IFN-γ的水平(P<0.01)。结论:水母雪莲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功能达到抗肿瘤免疫效应。
麦门冬汤加减对化疗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麦门冬汤加减对化疗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selleckchem BIBW2992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免疫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CYFRA21-1、CEA、CA125、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交/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Biopartitioning micellar chromatography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确认细节组患者的CD3~+、CD4~+及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门冬汤加减能提升化疗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果,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阅读疗法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6-9月期间西安市西京医院收治的91例化疗期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专科健康教育,干预组45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阅读疗法干预。采selleck化学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干预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SAS得分分别为(54.64±4.34)分、(50.64±4.70)分,SDS得分分别为(54.83±5.25)分、(51.89±Biolistic-mediated transformation5.51)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简单效应分析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SAS、SDS得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P=0.12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得分显著高于PF-6463922配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阅读疗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其中10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镇痛(椎旁阻滞组),109例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静脉镇痛组)。分析两组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状态下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椎旁阻滞组共18例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6.51%,静脉镇痛组共29例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6.61%,两组术后感染率比SB203580试剂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3.956,P=0.004)。感染患者主要检出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静息状态下T2-T4时刻椎旁阻滞组的VAS评分均低于静脉镇痛组,咳嗽咳痰状态下T2-T5时刻椎旁阻滞组VAS评分均低于静脉镇痛组(P <0.05);T2-T5时刻椎旁阻滞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静脉镇痛组;T3-T5时刻椎旁阻滞组的HR水平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CP-690550体内实验剂量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率,缓解术后疼痛,稳定血清炎性反应,稳定心率。
克唑替尼治疗儿童 ALK基因突变阳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儿童ALK基因突变阳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LN4924体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Fulvestrant溶解度ALK基因突变阳性IMT患儿资料, 其中3例给予靶向药物克唑替尼[280 mg/(m2·次)治疗, 每12 h 1次口服], 1例选择肿瘤完整切除术后观察, 分析疗效及药物不良反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应。结果 4例均为男性, 年龄2岁3个月~11岁3个月。肿瘤源于腹腔2例, 右侧眼眶1例, 右侧肺部1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法均呈ALK基因突变阳性, 综合治疗后均达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儿采用了口服克唑替尼, 2例用药1年时试行停药, 1个月后复发, 再次用药仍达完全缓解。总随访8~30个月, 均存活。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功能、听力及视力等异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于2例患儿中, 暂时停药可恢复, 继续用药未出现心电图异常。结论克唑替尼可用于治疗ALK基因突变阳性IMT, 使肿瘤缩小和巩固术后治疗, 是目前手术切除困难和复发难治性儿童IMT的良好选择。
心可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腹型肥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心可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腹型肥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infection-prevention measures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接诊的腹型肥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心可舒联合厄贝沙确认细节坦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selleck HPLC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 2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 2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3%vs. 9.76%,χ~2=0.456,P=0.500)。结论 心可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腹型肥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压和血脂,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使用推广。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5、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 IL-1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期间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2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0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EP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川芎嗪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血清IL-15和NT-proBNP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客观总有效率为71.84%(74/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4%(59/10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infection in hematology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2.23%(95/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7%(83/102),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cc950-sodium-salt.html0Colforsin5);治疗组2、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5、NT-proBNP水平较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59%(14/103),低于对照组31.37%(3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SCLC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改善其血清IL-15、NT-proBNP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