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乳腺癌中STAT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乳腺癌中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80例,正常乳腺组织30例,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在不同分子分型维吾尔族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维吾尔族乳腺癌中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TAT3蛋白和mRNA在维吾尔族乳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STAT3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乳腺癌组织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07321332绘制乳腺癌患者术后60个月生存曲Molecular Biology Reagents线,STAT3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4个月(95%CI:51.93~56.07),STAT3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9Dinaciclib研究购买5%CI:42.21~53.79),STAT3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Log-rankχ~2=4.256,P=0.039)。结论 STAT3高表达的乳腺癌可能更具有侵袭性,预后较差,其在维吾尔族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β-catenin和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q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β-catenin和PD-L1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catenin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染色强度来评价其蛋白水平。结果 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比较,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caten点击此处in(18/35)和PD-L1(20/35)mRNA表达水平Ferrostatin-1生产商明显升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58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catenin(17/35)和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PD-L1(22/35)蛋白表达均升高,且二者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一致。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PD-L1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中表达明显升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的表达调控,促进肿瘤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H)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发生DH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 5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训练组(2646例,75%)与验证组(881例,25%),运用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DH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由验证组评估DH风险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采用Global ocean microbiome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尿蛋白均为DH的独立风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进展为DH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95%可信区间:0.80~0.83)、0.809(95%可信区间:0.78~0.PD0325901说明书84),校准曲线和DCA同样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早EPZ-6438期甄别DH高危人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feathered edge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此网站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动态血压、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及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 6MW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血压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9.3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ET、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V、LVEF、6MWD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amycin供应商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

CA125、CA153及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及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将同期6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selleckchem C59行CA125、CA153及CEA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组CA125、CA153、CEA水平以及阳性率,并对Clinical toxicology比研究组中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CA125、CA153、CEA水平。结果:研究组CA125、CA153、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CA125、CA153、CEA联合检测的准确率高于CA125、CA153、CEA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25、CA153、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价以及预selleck化学后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外周血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检测在胰腺癌患者病程判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检测在胰腺癌患者病程判selleckchem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34例胰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根据胰腺癌患者病情状况分为不可切除组(A组,n=56)和可切除组(B组,n=78),分别于胰腺癌患者入院后1d和可切除患者术后7 d,以及正常对照均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elleck NMRISA)法对所有标本中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均高于B组,B组患者术后7 d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均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含量与血管抑素含量呈正相关(r=0.530,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均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796和0.637,均P<0.05)。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含量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血管抑素含量与肿瘤大小和血管侵犯有关(P<host-microbiome interactions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含量均出现升高,且随病情进展含量升高,与肿瘤生长和血管侵袭密切相关。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治疗前预测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预测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68例唾液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随机分为训练组(40例)、验证组(14例)和测试组(14例)。从PET图像中半确认细节自动勾画肿瘤原发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和降维, 构建人工神经网络(ANN)预regenerative medicine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 采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8(95%CI:0.78~0.95), 灵敏度为75%, 特异度为92.3%, 准确度为88.2%。结合PET/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cN)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7(95%CI:0.89~0.99), 灵敏度为87.5%, 特异度为100%, 准确度为97.1%。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与c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7, P0.05), 影像组学模型与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原发肿瘤18F-FDG PELBH589T/CT影像组学与PET/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相结合, 构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 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唾液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

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ITGAV)过表达与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确认细节。方法 选取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共374例,随机分为Ⅰ组(80例)和Ⅱ组(294例),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Ⅰ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m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Ⅱ组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TGAV的表达,分析ITGAV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ITGAV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 <0.05)。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ITGAV阳性表达率为54.8%。按复发时间进行分组,ITGAV在早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过表达,在未复发或晚期复发组(复发时间≥1年)则低表达(P=0.025)。与ITGAV低表达胆管癌患者比较,ITGAV过表达胆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复发,复发时间较短(HR=1.90; 95%CIHepatocellular adenoma:1.41~2.62; P <0.001),术后生存时间较短(HR=1.95; 95%CI:1.42~2.73; P <0.001)。ITGAV过表达是胆管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HR=1.73; 95%CI:1.13~2.63; P=0.011)和术后生存时间(selleck产品HR=1.65; 95%CI:1.08~2.51; P=0.02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胆管癌中ITGAV过表达可以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ITGAV过表达预示胆管癌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胆管癌术后复发和预后的潜在分子预测指标。

miRNA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微小RNA(miRNA)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Students medical的诊断价值。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selleck BLZ945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6月29日有关miRNA诊断乳腺癌Tamoxifen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miRNA检测合并的诊断比值比、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和Q指数分别为46.40(95%CI:13.08~164.66),0.945 8,0.885 0;合并的灵敏度为0.86(95%CI:0.81~0.91)、特异度为0.86(95%CI:0.82~0.89)、阳性似然比为4.65(95%CI:2.75~7.86)、阴性似然比为0.15(95%CI:0.06~0.35)。结论 miRNA检测可以提高TNBC的早期诊断效能,比现有肿瘤标志物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应用前还需大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体检肺癌筛查与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探讨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担、经济负担日益沉重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肺癌的防控成为中国乃至全球PF-07321332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 国内外已有多个大型研究证明通过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SAHAy, LDCT)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 其中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提升肺癌筛查参与率及早诊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肺癌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 这或许是因为目前我国在预防肺癌的工作方面还做得不够。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癌症预防相关的研究表明吸烟、致癌物、空气污染、基因易感性、既往慢性肺部疾病史等肺癌危险因素的干预及管理同样值得重视。体检机构作为我国肺癌防控的重要关口, 极有可能为肺癌筛查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因此本文基于”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过程”的健康管理理念, 探讨并建立了一套包含规范筛查、精准评估、检后导诊及监测随访的体检肺癌筛查与健康管理的闭环模式, 通过对体检健康人群、肺癌高危人群、肺结节人群、肺癌人群的的危险分层实现体检全人群管理, 结合健康宣教、戒烟门诊、慢病管理门诊、肺结节多学科团队诊疗等重要手段, 形成规范化的肺癌筛查与管理的路径, 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 实现降低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目标。